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1月20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手记

最好的献礼

只恒文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1月20日   16 版)

    “慕兰家书”被家书博物馆的主人精心地用专柜予以陈列。(深海 摄)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收藏有数万封来信,其中“慕兰家书”被博物馆的主人精心地用专柜予以陈列。那上方印有红色“中国青年报社”字样的信笺,从情感上一下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这是中国青年报女记者谢湘主动向我馆捐赠的家书,共有1700封之多。”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介绍,“这样保存完好的系列家书,是不多见的。这足以说明家书的主人对家书的珍爱,也对我们研究和弘扬家书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谢慕兰老人酷爱家书,《曾国藩家书》是她最喜爱的书之一,其中许多段落她都能完整地背诵出来。张丁说,“谢慕兰老人就是这样不断地用详细的书信,来传递对女儿的爱和教诲。这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更显得弥足珍贵。”谢慕兰的女儿们表示,母亲正是通过家书,引导她们一步步走向人生新的高地。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张丁认为,谢慕兰老人是用家书这一特有的文化方式,“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也正是《慕兰家书》的魅力所在。

    2019年,是《慕兰家书》出版20周年。张丁主任特别点到,“慕兰家书已被很多书信爱好者熟知,但在今天,仍有其十分重要的教育和现实意义。不少单位在组织家书家风展览时,慕兰家书是他们较为看重和喜欢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慕兰家书的价值所在。”

    2019年,将迎来谢慕兰老人九十大寿。一个普通的家庭,一组平常的家书,记录了平常人家的一段平常故事,也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回头来看,20年前谢慕兰四个女儿以《慕兰家书》送给母亲的特别生日礼物,不正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最好的献礼吗?

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
最好的献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