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1月20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李云龙:讲好人性的真善美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1月20日   08 版)

    “志愿者在描绘新时代,讲述着他们的故事。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用故事驱动中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云龙说,用什么能讲好呢?就是人性的真善美。

    “很多人不知道志愿服务具体做什么,只知道那些公交站的老大妈是志愿服务,我也是慢慢才知道志愿服务不是想的那么简单。”李云龙发现,很多志愿者都是大学生,他们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为了支教主动放弃高薪工作,深入贫困地区进行志愿服务,有的人还做起了扶贫工作。

    对于这些事情如何写成文学作品,李云龙建议,志愿者不是专业的作家,他们只能提供专业的素材,应该组织作家采风,让作家们去寻找志愿者的诗和远方。

    “那些贫困的地方就是中国基层最真实、最需要报道的地方,把这些写出来就是在写文学的真善美,志愿者的真善美。”李云龙说。

    其实,志愿者也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人。“他可能生活在城市里,从小到大是城市的生活者,但他在大学后又跑去支教,从一个蜜罐到了偏远的地方,我觉得这是一种生活的历练。”李云龙说。

    用什么去代表志愿者呢?李云龙喜欢用梅花代表志愿者,因为梅花像毛泽东写的《咏梅》,在特别艰苦的条件下还能盛开,这就是志愿者在干的事情。“不知道在大西北、大西南、西藏有多少志愿者在默默无闻地扶贫、支教,他们在用自己的青春见证志愿服务。”(谢宛霏)

好的文学,你一定能在里面找到自己
彭学明:志愿文学就是老老实实地记录
李云龙:讲好人性的真善美
忽培元:志愿文学要有生命力
志愿者瞬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