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至《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江南小镇》,一份浓浓的亲切感扑面而来。虽然生于苏北、长于苏北,也算是一个“江南姑娘”。但是作者笔下的水乡古镇大多在苏南,因为邻近的缘故,我到过的江南小镇也有许多,对它们一直怀着特殊的情愫。
正如作者开篇所提,江南的小镇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而是由各个各具韵味的个体组成的整体。多年前造访的几个小镇,过往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闭上眼,脑海中就是一幅烟雨江南的图画。
江南的小镇是包容的,异乡人来到这里,便会升腾起对故乡的依恋。穿梭在青砖铺成的悠长小巷中,傍河而筑的民居令人感觉古朴又风雅。随处可见的拱形石桥,连接起一座座房屋,也连系起小镇居民们的心。夏天的傍晚,在夕阳将沉未沉之时,埠头边的女人拎着满篮子的衣服,在河边浣洗;石板路上摆着排排竹椅,阿公们有说有笑,或听广播,或下象棋;屋子内,主妇们开始着手准备一天的晚餐,等待在外劳碌的丈夫归来共食,炊烟袅袅升起,打着圈儿飘过一座座屋舍,飘向未知的远方。在这里,人们的情感朴实而真挚,心是真正连在一起的。城市的人来游览,“人情”二字才能被他们深刻理解。
水是江南小镇的灵魂。这里的人们依水而居,以水而生。或许就是因为受到水文化的浸染,江南人民才如此淡泊。乘一条乌篷船,静静地坐着,身子随着船夫摇撸的频率而微微颤动。耳边是软柔的江南小调和水流动的哗哗声,身边的碧波此起彼伏,云好像在跟着船柔柔地飘,这里的线条是那么流畅优美,一切都是宁静而空灵的样子。船儿慢悠悠地穿过多孔的石桥,此情此景让人联想到一首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瞬间,仿佛回到了摇篮里,外婆轻轻哼唱,拍着摇篮哄我入睡。江南的水,滋养了江南的土地,养活了江南的百姓。人们随时可以跳上船,去亲朋好友家串个门。穿梭不绝的船只,与拱桥一起,连接了小镇的每一寸土地。同时,水荡涤了城市的浮华与喧嚣,人们来到这里,也是到达一个纯粹的休憩之地。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把世俗的烦恼全都抛之脑后。
马可·波罗曾说: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只要尘世间淡淡的幸福。江南小镇即是充满了尘世的幸福,它是人文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在烟雨蒙蒙的江南雨季,来到充满人情味的小镇,乘一乌蓬船,静听细雨声,如此,安好。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3)班 王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