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2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年关的乐趣(散文)

深圳市公安局坪山分局 邹贤中(90后)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2月19日   12 版)

    “一年有三饱”,这句话很多人都没听过,意思是说以前穷,连饭都吃不饱,只有过生日、早稻吃新和过年才可以吃饱。生日一年只有一次,一年的盼头也就一天而已;农村人勤劳,种早稻、晚稻和油菜三季。那时候还没有杂交水稻,产量低,早稻的新米出来之前,正是青黄不接的日子,贫寒人家就靠野菜、红薯、土豆度日。早稻吃新,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不过也吃不了几餐,未来的生活还得精打细算着。只有年关才是最久的,是孩子们最期盼的。年关不单可以吃饱,更多的是好玩。

    冬天的农村基本上是犁耙入库马放南山,大家是悠闲的。冷的时候,大家就围在一起烤火,谈天,打牌,嗑瓜子……到了农历十一月底,开始有了年味儿。迎接年关的活儿愈发多了起来。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那时候生活苦,一年难得吃几次肉,不懂事的孩子就哭闹,大人就这样哄孩子,哄着哄着,年关就到了。平日喂猪,年底猪肥了,便将猪杀掉。一来庆祝新年,犒劳一年辛勤的劳动;二来招待亲朋好友,感谢他们平时的帮助;三来可以腌制腊肉,改善来年的生活。

    糍粑是少不了的。糍粑又称年糕,过年前做糍粑是农村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打糍粑、捏糍粑是一项多人配合的工作,全村人凑在一起打,互帮互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笑语喧哗,衬托出过年的喜庆气氛和称心如意的生活。

    穿新衣也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到新年开始的时候,就要万象更新,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的气象,穿在身上的新衣服就像春联,表示对春天的庆贺。穿新衣还是辟邪的,有着驱邪降吉的寓意。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都得在过年穿新衣。

    最高兴的就是孩子,可以到处玩,还可以帮着大人迎接年关,不过他们往往是越帮越忙,只是凑一份热闹罢了。全家人制年糕、缝新衣、办年货、打扬尘、贴春联、送灶王爷、耍龙灯、吃年夜饭、收压岁钱、照全家福、拜年……到了大年初七初八,各村的舞龙队舞狮队等业余文艺团体便开始浓妆淡抹粉墨登场,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男女老少们趁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在父老乡亲面前露脸。

    那种热闹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如今,这种年味儿逐渐远去,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年味已经远去,什么时候才能再感受一下童年时代年关的乐趣呢?

我在海边牵着块糖(散文)
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散文)
年关的乐趣(散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