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庆群谈志愿文学之十二

志愿服务给了我灵魂

徐庆群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4月16日   01 版)

    开设专栏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我曾经是一个不太有勇气的人,不,甚至是一个很自卑的人。

    这份自卑从小就有,从农村搬到城市里以后开始强烈,而且越来越强烈。

    我说过,小时候我以为世界就是我们的村子。天空是聪明的人做的,它是一个巨大的罩子,罩在我的头上。这个聪明的人还会魔法,所以有白天也有夜晚。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去县城参加数学竞赛,我穿着妈妈做的红上衣、绿裤子,还戴了一条红色镶金丝的纱巾,不只是为了防风。因为那是第一次去县城,要很隆重的。那时我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城市和城里人。

    后来,我看到县城里来的人穿着雪白的衬衣,用柔软的手对我们家的粮食挑肥拣瘦。那一刻,我想到庄稼地里的母亲,她顶着太阳流着汗一铁锹一铁锹地种田。于是我恨那雪白的衬衣和那双柔软的手,我想,人,一个壮年,不应该都到田地劳动吗?

    但是,我真正的自卑,是从与父亲在深秋冷风里一起打场时开始的。“庄稼活儿不是人干的。”作为知识分子的父亲面对农民的苦难发出咆哮,这让我不寒而栗。我也由此认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哦,我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女儿。

    农民是农耕文化的主体。农耕文化是中国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中国文化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就说明“农耕”已经产生。早在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就是“耕读传家”,也就是有“耕”维持家庭生活,有“读”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然而这在今天依然是一种理想。

    父亲打场时的一次愤怒,激发了我的觉醒。这份觉醒就是要好好地“读”。

    以后,我虽然有了人生的目标,好好读书,但我是带着愤怒和怨恨的,还带着自卑和狭隘。虽然,这是一份强大的驱动力。

    小学六年级,我们全家搬到县城。我的自卑感更强了,我的普通话不好,平卷舌分不清;我没有新衣服,一年四季都是中山装;我梳着五号头,不像个女生;我交不起学杂费,只能等着“特困生证明”;我不敢带同学到家里,家是简陋的草房。上了大学以后,更加自卑,我没有裙子,没有化妆品,没有男朋友。除了理想,什么都没有。参加工作以后,我的自卑还在,没有高学历、没有好背景。除了努力,什么都没有。

    不用说宇宙,就说中关村大街之上,我都是一粒随风飘荡的尘埃。

    可是,有一天,我知道了一个名字:“志愿者”。

    我和万余名志愿者一起,奔赴祖国西部。我走进了一个个村子,村子里的人都叫我“天使”。

    “志愿者让我闻到了太阳的味道。”一个西部女孩儿的话,让我的心忽然像初恋时那样跳动。

    我采着、写着,我感到我的生命重新生长。我从一个20多岁的女子,变成了一个胚胎,在祖国广袤西部的母体里生长着。眼睛、耳朵,心脏、骨骼,胳膊、腿脚,还有我的灵魂,生长着。

    1999年,我从事志愿服务到现在,已经20年。

    2005年,我去西部采访志愿者到现在,已经14年。

    如果这样计算的话,我今年只有20岁或者14岁。

    父母给了我生命,而志愿服务给了我灵魂,一个不再自卑的灵魂,不,除了不自卑,还有别的呢!

网络文学评论 青年有话说
下一位“青年编辑”就是你
张乐观的一天(散文)
李星:要鼓励青年人爱文学
既然有人奉献城市,就一定要有人守望深山
诗歌怎样反映生活
你的青春负了谁
志愿服务给了我灵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