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一篇小散文被某都市报刊发,激动得那天参加分院运动会,冲了个400米第一名。
新媒体蓬勃发展,获取信息的来源已相当丰富。纸媒越来越少,想买一份报纸也变得不容易。所以文章是见报了,但报社却不寄发样刊,我无法看到文章变成的铅字,还是有些遗憾。
我太想把这份刊发了我文章的报纸买来给青春留个纪念!于是就利用休息时间到处找报刊亭,找邮局,却都无功而返。问学校的分院,分院也没有;问学院招生办的朋友,也没有。突然记起图书馆阅览室好像有,就跑去找。这里有是有,但不管怎么说,磨破嘴皮子,都不能给你。
找了一天,中午饭都没顾上吃,在高德地图上找到一个报刊亭,离学校十多公里。行吧,只要能买到,这点距离不算啥。坐公交,好不容易找到了那个报刊亭,虽然出售的物品杂乱,我还是相当激动。
“有报纸吗?”
“没有。”
“奇怪了,你名字叫报刊亭,怎么没报纸呢?‘报刊亭报刊亭’,应该是有报有刊啊。”我纳闷。但这里就是没有报纸卖。
回来时,又去邮局问,结果人家的报纸不卖。又急忙问宜宾的朋友,朋友也没有。再问招生办的朋友,说:“真没有,老师让你去图书馆看看。”突然崩溃,方圆十里没有报刊亭,还能到哪里买呢。跑了那么远,身心疲惫。回到寝室,刚躺下睡着,宣传部又是发消息又是打电话的,“急事急事,老师找你,赶紧过去。”拖着疲累,又去领到一个差事。
下课后去图书馆写特稿,在图书馆又看到了那份报纸,可还是拿不出去。
后来,打电话发动外地的同学,让他们帮我买那期报纸。第二天,有同学发来消息,说买到了两份报纸。
我终于拿到印有自己文章的报纸,走在春风吹拂的校园,阳光洒满小径,仿佛所有的花都在向我微笑。
四川省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学生(00后)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