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5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豆皮张(随笔)

湖北仙桃一中海天文学社 高一(6)班 陈语航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5月14日   15 版)

    清晨醒来,与作业奋战了大半夜的学生们,急急穿好衣服,匆匆往学校赶的时候,肚中就开始发出哀鸣了。

    这时候,差不多第一意识就会想到老张的豆皮,这差不多是枯燥学习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向往之一。

    老张的豆皮摊,设在学校对面小巷的拐角处。

    清晨,无论晴暑雨雪,都会看见老张在那忙乎,他那金黄喷香的豆皮和他那憨厚的嘿嘿一笑,俨然已成了一种招牌,所以,这个小摊有没有名字,倒不重要,学生们都亲切地呼他“豆皮张”。

    在早点竞争白热化的校园周围,他的豆皮供不应求。

    “豆皮张”似乎也没有什么过人的营销策略。要说有吧,和现在市场流行的“饥饿营销”有点像,那就是每天雷打不动,卖完四锅,就收摊歇业了。

    有一次,两位顾客因排队产生纠纷,口角相向,差点动起了手,就怕买不到豆皮。“豆皮张”劝架说和之后,依然不给面子,一锅也没多做,只让这二位明天早点来。

    “呜……哇……”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有人跑江湖杂耍卖艺呢,其实,这是“豆皮张”在自我陶醉“秀操作”。

    一口直径约半米的大铁锅,再加上满锅的豆皮,就算是人高马大的东北汉子,举起来那半人高的铁铲,将豆皮翻匀,估计都会上气不接下气。而身材矮小、年过半百的“豆皮张”,却能气定神闲,时不时来几个“呜哇”之类的象声词,让路人不由得停下脚步欣赏他的“杂技”。

    只见他用那双粗糙的大手“咬”住冒着热气的锅沿,大喝一声“哈”,一团团洁白的糯团就在空中听话地飞舞起来,糯团被他夸张地抛得很高,好像随时都有可能掉在他向上仰起的脸上。第一次见识的观众,不由得惊呼出声。而他呢,却游刃有余,将铁锅左挪右移,总是稳稳地一个不落地接住糯团。

    后来,小城创建“文明城市”,他的摊点由于没有执照,经过那条巷子时,就闻不见豆皮的浓香,也听不到那一阵阵“呜哇”的叫声了。

    其实,很怀念“豆皮张”的,尤其在为每天的早餐选择吃什么伤神时,就会想起他。

    直到有一天,进入高中后,在学校的门口,我忽然见到一家小店,招牌上赫然挂着“豆皮张”三个大字。带着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我冲进店子,希望店主就是以前的“豆皮张”。

    可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三十多岁的陌生男子的脸,他热情地向我招呼:“买豆皮吗?”

    我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心想,这位男子,说不定是“豆皮张”的儿子呢,传了他的衣钵。于是,我掏出一张钞票,大声说:“给我来两份!”

走在写作路上(随笔)
豆皮张(随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