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00后眼里的中国

我们家和茶的故事(随笔)

闽南师范大学学生 上官娜芬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6月04日   14 版)

    作为一个00后,我不是出生在高楼环宇的城市,也不是小桥流水的文艺小镇,而是在万千丘陵当中,看着幼小茶树成长,给乡村带来浓浓烟火和悠悠香气。

    常常会被身边人的热情感染,他们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决心和火热,让我知道生活该有一个向上的样子。

    多年以前,我们家和茶的故事就开始了。在万千丘陵当中,我们独占一隅,在砖红色土壤中播种下绿色的种子。年年月月的过下来,家里的茶田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生活质量还是在原地踏步,进展细微。

    长大后的爸爸,学习成绩一般,作为家里面的老大,把留在学校的机会给了家里的弟弟妹妹,辍学开始打工和学习种茶制茶技术。由于家里的技术传授有限,于是爸爸经常偷偷地朝隔壁做茶最好的老李伯伯家跑。看着他们晒青、摇青、醒青、炒青、揉青、烘干,一天不落。当时爸爸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这门技术学精,哪怕去别人家里被嫌弃、嘲笑,也没关系,只要学到技术就好了。

    多年以后,我也渐渐懂得了这其中的滋味。

    四年级开始,妈妈允许我在暑期茶忙季节和他们一起进山,不用在家照看弟弟妹妹,那个时候我觉得是我幸福生活的开始,毕竟,我可以免除陪着两个“小魔王”喧闹的日子。但是这样的日子并不如想象般美好。

    夏季,是酷热难耐的,早上出门或许毡帽下的脸颊还是清凉可人,可是一到下午艳阳高照,豆大的汗珠进入眼眶,盐分惊扰出泪水的时候,美好就开始消失了。更糟糕的是,采摘叶片经常会把手刮伤。细嫩的手指流下的血水渗到深绿色的茶叶上,把茶叶染成了浅紫色。母亲心疼,让我休息,可是父亲说过,既然选择了,就必须要坚持下去,不能因为小伤而逃避过。

    再长大之后,因为力量的增加,我逐渐能够分担更重的任务——晒青。晒青需要根据天气和茶叶的生长程度来合理选择,也要配备充足的人手,以保证翻面和收茶青的需要。所以家乡的老人常说,晒青就是和天公抢时间。

    这后面的摇青也是需求蛮多。从记事开始,家里面的青房就是有空调的,而我却只有电风扇。大人都说:我们的茶叶金贵,受不得热,出不得汗,不然容易臭掉。小时候不理解,我出汗也会有汗味呀,洗洗不就好了吗?学习了摇青知识才知道,茶叶“发汗”会把体内的物质排放掉,发生化学反应,让口感变差,水质变混。所以让茶叶保持恒温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让茶叶不发汗之外,保持茶叶经络里面的水走动也是重要的一环。于是就需要进行摇青。

    所谓摇青,就是将茶叶放在一个筒子里面,让它保持转动。经过几分钟的摇动,刚刚睡着的茶叶会醒过来,叶片的中间会显得比较明亮、硬挺,而周围也会活络起来。看我熟练了,爸爸就会叫我帮他捉青。这个时候我和爸爸之间的对话就会变成“多了”“少了”“就这样,下面就这个量了”诸如此类。这个时候的爸爸,就像杆秤一样精准,丈量着盘子上的茶叶重量。

    紧接着的步骤就是炒青,炒完之后需要摔青,完成了这些步骤之后,整个茶叶的香气和味道基本定型了,茶香的好坏根本就在上面的步骤上,接下来的就是关于卖相的问题,也就在揉青和烘焙上面下功夫。烘干之后就是加工……这些都是为了保证茶叶的口感。

    从种树,到培养,采摘,晒青,摇青,炒青,包揉,烘焙,分拣加工,茶叶制作的每一个步骤我都有幸参与其中。在这片我父辈生活半生,努力奋斗的土地上,有那么一股茶香,沁入心脾;有那么一种传承,需要坚守。

与一条狗对峙(随笔)
夜读情怀(散文)
我们家和茶的故事(随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