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魏巍留存的资料太多了,妈妈将父亲这些东西,小到友人送的纪念品、父亲的剪报,大到父亲文章手稿或复印件、书信,都保存得非常仔细。父亲大笔一挥:“留存”,妈妈就收存起来。当然我也就像不少人一样,退休后开始整理父母的这些东西。穿行在父亲过去的资料之中,固然失去了许多玩乐的时间,但常常感受着他们的精神,了解着过去不知道的往事,觉得是责任也很有兴趣。
一封父亲写给女儿的信
这封信是在收拾母亲的遗物时看到的,写于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被母亲一直精心收藏。经过了战火和迁徙,保存了半个多世纪,实在是难得的珍贵。
1946年,我的父亲魏巍与我的母亲刘秋华在张家口东南的一个小镇下花园结婚,当年晋察冀部队就驻扎在这里。1947年,我的姐姐魏欣出生。1948年,因为部队施行大规模进退的机动作战,无法照顾孩子,母亲将年幼的姐姐送回娘家——老抗日根据地河北省安平县报子营村。分别40多天后,父亲在战争的暇时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家信。信虽然是写给我姐姐的,但也是写给我的母亲的。红杨树是我的父亲的笔名。
下花园,我的女儿:
自分别以来,已经有四十几天了。回想你父参加南线战役向西南进军时,那时,咱们的树刚刚发芽儿,地里的麦苗,虽然那么青,也不过半尺多高,你的父亲还穿着棉衣,半夜里,骑在马上,或者爬在山顶,或者踏在河里,还有些冷呢。不想,经过了几场激烈的战斗,桃花开了,杏花败了,柳树放青,杨花落地。转眼间,你父胜利归来时,麦苗长得有你那么高了,而且秀了穗子,摇着柔软可爱的青芒。女儿呵,在战争里,一切都还顽强迅速的生长着。不知道你现在长得多高了?我想,你现在一定是长的很高,而且很胖的;你的眼睛一定是更加清明美丽,懂得更多的事情;因为你的母亲比你的父亲是更加千百倍的爱你;你好像守着叮叮当当的水车的麦苗一般,你好像守着深厚的滹沱河的流水一般,你好像守着微笑的太阳一般。呵,我的女儿,你守着你的包含着伟大的爱的母亲!虽然,你的母亲,为你受了许多的罪,受了很多的累,而你的父亲却好像傻子一样,不懂,不问,不加招顾。但你的母亲忍受了,因为她是那样爱你的原故,她忍受了。女儿呵,你母亲对你的爱是伟大而深厚的,这一切,一定等到你长成一个大闺女时为止,是永远不可忘记的!
你的父亲经过无数“乱石的山涧,急流的水,以及很怕的独桥”胜利地归来了。经过了变成有人区的无人区,经过了破碎的正太线,胜利地归来了。虽然疲劳而兴奋,重新看见老解放区的一切,感觉常常是很新鲜的。你的父亲和他的同志,现在住在曲阳城东北,五里岗,东西红山一带。
亲爱的女儿!在分别的这个辽阔的日子里,在紧张的战斗的日子里,对于你和你的母亲,我是没有时间来想念你们。
但是战役一结束,我马上又想起你们来了。我曾经有一天的夜里,梦见了你们。我希望我能很快的看你们一下。我们在上面说的地方,大概要休整二十几天。你们是否能来一下呢?我愿你们来,但又怕路上太热,让你们受罪,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如果你们来,你就要求你的母亲一块来吧,如果不来,也好。由你们决定吧。
这次,在阳泉市里,我给你买了一盒扑粉,一瓶油,供你夏天使用。其余的一切,面谈吧,我的女儿。
祝你和你的母亲健康快乐!
你的父亲
红杨树 五月十七日
(文字按原文,未修改)
我的父亲大概是同时代的“文人”人中亲历过大的战争最多的人了。
他17岁参加八路军,抗大毕业后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政治部编辑科当干事。1939年日寇大扫荡,机关干部分别深入连队,父亲分派到参加过安顺场强渡大渡河的英雄团队老一团担任教育干事。这个团多数连排干部和一些班长都是老红军,父亲对他们非常敬慕。父亲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融入他们的生活和感情,和他们共同战斗。他随部队活动于易县、满城、徐水、涞水和狼牙山周围地区,参加了大龙华歼灭战、雁宿崖歼灭战和黄土岭围攻战等有名的战斗,在反扫荡战役,在血与火的斗争中,父亲有机会亲近坚持游击战争的英雄人民,父亲说:“伟大的人民群众教育了我也养育了我。丰富多彩的战斗生活,晋察冀的群众和溪流都经常沉入到我的诗思中”。他以红杨树为笔名写了不少街头诗,抒情诗和长诗,散文,其中“黎明风景”获得解放区边区文联举办的鲁迅文艺奖金。
解放战争,父亲随军野战。西到大同,东抵青沧,南起正太,北至察北冀东的地区,施行大踏步进退的机动作战,参加了历次重要战役。之后他被派到一个骑兵团任政治委员进军陕西宁夏,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斗争。
1950年,志愿军赴朝参战后一个月父亲被派往朝鲜,调查了解美军政治情况,任务完成后为前方的战斗所吸引,随之进入汉城,并抵汉江南岸。在志愿军指战员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伟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强烈感动下,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等通讯。这之后父亲又两次入朝,同战士一起生活在前线阵地8个多月的时间,广泛地接触了志愿军各方面的生活,访问了朝鲜人民军和战时的平壤城。
1965年,奉周总理之命,巴金任团长、父亲为副团长,并有杜宣、菡子等同志的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了正在遭受轰炸的越南北方,坚持深入到北纬十七度线,历时三个月,回国后写下《人民战争花正红》一组报告文学。
父亲所写战争三部曲,《地球的红飘带》第一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全面反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全过程;《火凤凰》从一个知识分子在斗争中成长为切入点,描写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东方》全景式描写抗美援朝战争。这些作品歌颂了我党我军为了民族解放而进行的波澜壮阔的武装斗争,描写他们的信仰,党和军队全新的优良作风,他们的精神境界,歌颂了人民领袖、英雄的军队和英雄的人民,昭示了中国人民新生和反抗侵略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显示了共产党的初心。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若中华民族遇到危难,相信还会回来寻找这些初心,继承这些革命的优良传统。
父亲半生历经战争,但他是那么的热爱和平,他在《鸭绿江情思》中写道,“今天,我看到你那碧盈盈的江水,在孩子们的钓鱼竿下安静地流去”。他为了这美丽的世界,不畏战争,在给女儿的这封信中流露着父亲对美丽生活的欣赏,对家庭和亲人浓浓的思恋和亲情,也带着因不能照顾家庭而产生的深深歉意,信中显露着诗人战士浪漫的情怀。
2018年,宸冰老师要出版一本新书《中国家书家训》,约我一封家书,于是我提供了以上这封信。
父亲的小本本
父亲自小爱好文学,他也是一个勤奋刻苦的人,非常重视深入生活。
父亲留下的东西中,不少是他的采访本和写作构思。他的采访本,密密麻麻的小字,写着被采访人的姓名,工作,谈话内容,还有采访计划,有的旁边注有几句感想。
父亲在抗美援朝期间三次入朝,共计一年多的时间。为了写《东方》,到长辛店二七厂以车间支部副书记的身份深入生活3个月之久,接触近代的工人阶级,认识到他们的伟大。尤其是党的初期活动和震天动地的二七大罢工,给父亲极大的震撼,从感性上增强了对这个伟大阶级的牢固信念。他与同在二七厂深入生活的阿英的儿子钱小惠,共同创作了反映这一壮丽斗争的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并受邓中夏夫人夏明委托完成《邓中夏传》。他为写《地球的红飘带》,1983年、1984年两次由母亲陪伴寻访长征路,历经半年的时间,一次途中脚崴伤骨折,其时他已63岁的高龄。
1951年的一个采访本中,有这样的工作计划——
搜索方面:关于坚守防御方面:冷枪冷炮阻击手们,阵前伏击战,挤阵地,起雷埋雷,对空作战,炮火反击,工事修筑,阵地生活,文娱生活,战士创作。关于克服困难及创造性方面,以周主任为主继续收集。小小铁工厂,木工组,各种乐器、工具的制造,修筑房舍、防空洞、工事的模范人物,砍树组,与毒蛇等作斗争。关于中朝友谊方面:节约救灾——人民与灾荒作斗争,朝鲜人民对部队的慰劳,与政治文化联络部谈话。关于炮兵方面……
采访记录后有着这样的感想:这样多的功臣表现了什么,出现了这样多的英雄表现了什么?它表现了这个部队的觉悟程度和高素质,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支优秀的部队。
在父亲的构思本中,有这样一段,“我为什么要写《东方》”。他说:是伟大的斗争引发了我强烈的冲动。我第一次入朝,美国侵略者将朝鲜北方夷为平地,火光通夜不息,人民颠沛流离。我军在劣势装备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奋力打击敌人,带火扑向敌人。打过了三八线。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胜利。它像一团火在我胸中燃烧,使我写出了那些朝鲜通讯。
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全国人民那种革命热情像火山爆发,处处冲击着我,引起我进一步的思考,……又从理性上加深了认识,越想越不简单……这些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今天的东方已经不是昨天的东方,东方变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伟大斗争给予我的感动,从理性上对这场斗争意义的认识转化为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这场斗争非写出来不可。光写那几篇通讯是不够的。多种多样的英雄人物还没有写出来,战争进程的演变还没有写出来,前方与后方的关系还没有写出来,战争的意义和正义战争的伟力还没有写出来,我们军事与政治的经验还没有融会进去,长篇小说的最大特点和优点,就是容量大。于是我选择了长篇。
我写这部小说的直接目的有二:一是希望人们用志愿军的英雄气概去建设我们的国家;第二是为新的战争做准备,告诉我们的青年,一旦发生战争,应该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通过新的考验。
这一段感想后来写成文章《我是怎样写<东方>的》,后面还有书中主要人物的构思及性格特点。
亲爱的朋友,你能看到这段文字吗
家中有不少来信和赠送的纪念品,看后非常令人感动。
一个年轻的战士名叫王雪庆,家中贫苦,上不起学。参军后,努力学习文化,每天学习三个字,到1950年开始学习写日记。五次战役强渡临津江时,日记放在裤子口袋忘了拿出来,被江水浸湿了,部分字迹模糊了。他说:心痛的我不行,那我也没有舍得扔。他把这本宝贵的日记送给了父亲。
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3月6日,下段行军有几个要求:1、防空好(时时要有防空观念,管制【止】灯火,保证不受飞机袭击)2、走好路(路线调查周密计划)3、团结爱兵好(体力思想互助,吃好饭、喝好水、烫好脚、睡好觉)4、军政纪律好(服从命令听指挥,遵守朝鲜人民风俗习惯)5、战术技术学得好(走路是课堂,休息是操场)。口号:1、不怕人分散,有一个人作一个人的工作。2、不怕时间少,有一分钟作一分钟的工作。3、不怕干部能力弱,就怕不做工作。4、工作要想搞好,检查最重要。5、自觉是基础。日记中还记了不少朝鲜语的中文发音。看了这些朴实、平凡又深刻到灵魂深处的语言,你不觉得我们军队是一支有着优秀作风的军队吗?不觉得被革命传统培养出的战士太可敬可爱了吗?现在“最可爱的人”就是这些祖国优秀之花的代名词。
许多人问:“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题目是怎么想出来的。他说:这不是硬想出来的,是长期生活的积累。是我们的战士的英雄气魄,英雄事迹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这一主题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蹦出来的。时任112师335团团长范天恩回忆道:“魏巍把这本书送给打阻击战的官兵们时说,你们才是这部书的真正作者。”
有一封聋哑女孩子的来信这样写的:
亲爱的魏巍同志:
当我拿到了青年报第314期,一眼看到了您的通讯《前进吧,祖国》的时候,我是怀着怎样的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来读完它呵!我说不出我是受到多大的教育和鼓舞……亲爱的魏巍同志,我现在已读到三年级了,明年暑假就要走上建设祖国的工作岗位……我向您保证,一定要好好学习,顽强地学习,攻破科学堡垒,掌握技术来完成祖国交给我的任务和最可爱的人对我的希望……1953年的元旦就要来了,我仅在遥远的苏州向您祝贺。希望您写出更多更美好的通讯,让祖国的同胞们更多了解更多得到鼓舞。我们学校的同学也都在热烈地准备庆祝。我们布置了新的学习环境,订出了爱国学习公约,我们说出了同一个声音“搞好学习,练好身体,迎接大规模建设开始的一年。”最后让我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苏州农校聋哑学生唐昭敏 谨上
徜徉在这些文字之中,我的心被时时感动着。想想这个当年的女孩子现在也已七八十岁了吧,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如今健在,她有可能看到这段文字吗?
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