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而领悟感受语文学习中的诗意美,是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和学生借助读写结合的各种途径,如改写、仿写、续写,借助优美的文体形式对联、颁奖词、古体诗、现代诗等进行创作,在文本教材、课外生活、校园风情、游学活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腾挪跌宕,偃仰啸歌。我们的班级语文作业别出心裁:仿《赤壁赋》写“学农记”,仿《滕王阁序》写“圆明园游”,仿《六国论》写“期中总结”。赋诗一首、对联一副成了我们班级的口头禅,他们苦之乐之爱之醉之荣之。
文本咀嚼 唇齿留香
文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更多时候学生的阅读是肤浅与表面化的,为使学生对文本的领悟更加深刻,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运用各种艺术形式驱遣想象,调动情感,在文本的各种信息,各种意象中去阴驱潜率。我经常和学生用诗句、对联的形式从不同角度概括文本内容,评点作家作品。
在《小狗包弟》教学中,教师当堂献诗四首,称抛砖引玉,学生可以以各种美的形式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领悟,对作家的敬意,他们不甘示弱,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教师拙作:
小狗包弟之一
包弟与人
作揖讨糖开心果
聪明伶俐通人性
摇头摆尾懂感恩
妻喜友爱乐融融
小狗包弟之二
艺术家与狗
人贱草芥命危浅
世道冷漠狗性真
患难与共温情在
不离不弃命相随
小狗包弟之三
人与包弟
山雨欲来风满楼
命运未卜增烦忧
被逼无奈医院送
暂脱搅扰一身轻
恍如噩梦多战栗
亦解包弟犹剖心
终日熬煎何时了
那堪回首问良知
小狗包弟之四
我说巴金
思风发胸臆,无锱铢虚假,真诚又真挚,解剖自己表忏悔,情照肝胆实话讲;
文泉流笔端,不丝毫做作,明白且明澈,启迪他人显担当,力透纸背良知呈。
学生佳作:
别包弟
吴君洋
日本小狗包弟至,巴金全家乐开怀。
连连作揖讨糖果,摇头摆尾惹人爱。
七载相处深情在,十年浩荡文革来。
无可奈何送包弟,含泪死在手术台。
备受煎熬心头痛,深深自责永难排。
对联:
包弟作揖讨糖逗巴金喜巴金牵挂巴金天天晨等候;
巴金忏悔觉醒思包弟愧包弟送走包弟十三年煎熬。
——姜一铭
颁奖词:
在人们喜爱你时,你作揖讨糖,逗人发笑。当人们唾弃你时,你忠诚依旧,无怨无悔。患难见真情,人们对你多了一份背弃,而你却展示出了多一份的深情,虽然你逝去了,但你的故事却让我们深刻了解到那一代人的苦痛;虽然你只是一只狗,但在被送走时,你比很多苟延残喘的人活得高贵。
——崔德方
他,用最真实的话语剖析最本真的自我;他,用最真挚的感情怀念最怀歉疚的牵挂;他,用最实际的反思谴责人性中的丑恶;他,用最深沉的悼念呼唤人内心深处的良知。历经煎熬与磨练,跨越沧桑与厚重,生命的忏悔刻画了历史的景貌,良知的解剖见证了人性的光辉。”
——杨翟
沉醉其中,真乃三月不知肉味之芳香。每每品读,如饮芳茗,沁人心脾,如饮佳酿,历久弥香。
这是一个调动学生立体思维的过程。这里,学生的创作至少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再次感悟教材内容——选择重点词语进行回味——搜寻记忆库里的恰当语言——提炼、加工、组合语言,——建构新的形象——体验新的情景。在这六个思维层次的推进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得到了切切实实的锻炼,其思维品质得到明显提高,显而易见,活动又增强了同学们锤炼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比较探究 相得益彰
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对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鉴赏是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更高级别的要求,以对联、颁奖词等形式对作品主要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对文本作者进行点评。同一作品的人物形象不是单一的,他们相辅相成,共筑作品的精彩,我们学习《琵琶行》,撰写一副对联,上联为琵琶女,下联为贬谪者。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要求为《红楼梦》的主人公(任选两个)写对联或赋诗一首。
长安陵女弹得一手好琵琶,美艳放纵任青春逝去,欢场凉薄;
司马青衫吟出京都善诗词,才高不羁竟上书斗胆,官运惨淡。
——孙继清
红绡帛,锦缠头,博艺随身,倾尽五陵人,貌美秋娘妒,春风秋月皆属教坊第一部,怎奈颜色故,月浸江水寒,天涯沦落;
少年智,最风流,文才堪叹,长安花看尽,早参岁枯荣,意气风发尽数慈恩塔下人,终是病卧居,杜鹃啼血鸣,何必相识?
——杨翟
唇齿留香吟就琵琶妙语。当学生为上下联的对举而绞尽脑汁之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世沧桑之感,又一次在同学的心中激荡。
百字令·我只道木石前盟
玉
神瑛
痴含情
先参天机
太虚潇湘荣
枕上袖边香沁
忆昔观园群芳迎
却痴却傻只为吾心
任弱水三千只一瓢饮
初见未相识君颜早记印
风过风止独月晓天明
花零香馨断桥凭临
不肖种却登功名
雪中朱红不应
雨晴泪不晴
红尘醉醒
闻禅音
苦茗
饮
颦
绛珠
秋酣梦
香痕渍无
愁思无释处
上前欲语又住
彩线难收面上珠
面压桃花为君新赋
冰清水洁弱柳扶花锄
日月鉴痴心但求以沫濡
雾蒙霭迎痴魂难永驻
金玉喜病榻寒彻骨
诗魂沐火残冰土
湘江旧迹模糊
潇湘苦觅渡
寒蕊无主
含露且
空叹
误
——崔一迪
品经典芳韵,悟世事人生。以这样美丽的方式走进懵懂迷人的少年芳心,体味着他们的生命意兴,领略着他们的纯净情致,该会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享受呀。
不仅如此,我们将上下联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对不同作品同一类型人物形象进行对比观照,在学习完《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苏武传》之后,要求学生以上下联方式呈现出蔺相如和苏武的形象。
对联:
完璧归赵,渑池扬国威。胸襟大笔行船宰相肚,文采胜于泣鬼神仙书,彼赵国文臣蔺相如;
拒降辞禄,湖畔牧群羊,使任重似万吨泰山脊,德行美如冰清玉壶心,此汉朝使者苏子卿。
——王倩玉
(未完待续。在下一期中,刘青老师向您介绍: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我们将诗意洒下更广袤宽阔的语文学习的舞台。敬请期待。——编者)
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教师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