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7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别怕,我与你们同在(散文)

白志奇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7月30日   09 版)

    那年夏天,我正在宁乡市龙潭小学定点支教。7月8日上午,接到了临时通知,我和十一位支教同伴立即出发,前往一个在洪水中受灾严重的村庄,去做三个多小时的义工清理帮扶工作。

    虽已不再下雨,洪水也都退去,但所行之地到处可见土黄色淤泥,水泥路也早已看不出它的本色,汽车驶过,灰尘扬满周遭。

    我望向车窗外,路旁堆满了被洪水浸淹后的车辆,以两轮和三轮车居多,竟好似一座秃黄沙丘。那些原先被人灵活驾驶的机器此刻像回收的废铁,再无往日的神采。此前,我们在新闻报道中了解了宁乡此次的受灾情况,今日到了受灾地点,还是备感震惊。我转头向旁微微一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面露严肃,想来心情如我一般沉郁。

    到达目的地后,接过分发给我们的铲子,换上了长筒靴,我们就分组前往需要帮扶的人家。

    我所帮扶的对象是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的房子为两层建筑,家中一楼被洪水淹过,泥沙满屋,刷了白漆的墙壁也一片浑浊。竹扫帚、拖把、桶子和水管等一齐被派上了用场。老人房屋前后还积有淤泥,但清理屋内是重点,家具则都搬去了屋外。

    两位老人都无子女在家,在我们到来之前,所有的清理工作只能靠老伴两人。在这三个小时中,我们一边帮忙清理,一边鼓励两位老人。他们也在叹气,却始终没停下清理,因为这是他们苦心建设和经营的家园。我看见,他们头发有些许凌乱,脸上尽是疲态。幸运的是,人都健康,房屋还在,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光。

    我将拖把来回洗刷那泛黄的墙壁,虽被溅得浑身黄渍,但最终还是大体还原了墙的本色。三个多小时的努力,虽未完全清理干净,但已经有了家的样子。

    临走之前,老人抓着我的双手,嘴里一直重复着“谢谢你们!谢谢志愿者!”这几个字。我顾不上自己被染黄的衣服,微微抱了一下老人:“一切都会变好的。”

    返程回支教学校的路上,一行的同伴说她帮扶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独居在家,洪水到来时她紧忙跑到了二楼。但洪水肆虐,加之担惊害怕、孤独袭身,老奶奶在茫茫黑夜中哭了一整晚,眼睛都肿了。听后我内心既唏嘘又心疼。

    下午回到龙潭小学,我改变了原定的教学计划,把第六节课的成语听写,换成了讲述我经历的义工清理帮扶工作,然后让初中预科班的13个孩子们写写他们内心对此的感受。因为,我希望同为宁乡人的他们,能为别人送去温暖的祝福,即便他们无力帮助,依然能够把善良当作路牌,选择做一个乐于助人、勇敢坚毅的人。毕竟,他们都是这片土地的未来。

    学生们在认真地写着他们的心里话,我则站在讲台上静默地观察着他们。我不知道他们会写出怎样的感受,心里却在思考着:面对洪水,是否每个人都如大禹般勇敢?

    学生们写完后,我走下讲台,去到他们的座位上一个一个地收下他们的纸书。

    我看见,他们神情中透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沉郁,有个学生甚至写完后就直接趴在了桌上,我轻轻拍了她一下,取出她写的纸,发现有些字已经化开了。

    翻开其中一张纸,学生周苗这样写道:

    洪水到来那天,我们没有一点儿防备,水也淹到了我家。站在大门口看着洪水一点点地靠近,我不禁有些害怕。看着自己家的菜园被冲毁,邻居家的屋子里被灌满了水,我曾无数次地在心中喊道:“不要再冲了,再冲,我们的家园就要没了,停下来吧!”虽然洪水已经过去了,但这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可怕,对大自然开始惧怕。

    看着她写下的这些字眼,我内心仿佛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情感也有些复杂。我在她写的话后这样回复她:

    亲爱的孩子,请不要惧怕!你的身后有很多人支持你,也有很多人在前面,替你阻挡大自然带来的灾害,所以请你在灾害和困难面前一定要勇敢,别害怕,至少此刻,我也在你身边。——相信你的白老师。

    一一写完回复后,我欣慰地从宿舍兼办公室走进了隔壁的教室,将这些纸书分别发还给每个学生。

    我拿起一支黄色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别怕,我与你们同在!

别怕,我与你们同在(散文)
天鹅与少女(中篇小说节选)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