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8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庆群谈志愿文学之二十八

不能忘了,那些发自心底爱我们的人

徐庆群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8月13日   08 版)

    为了写好这个专栏,最近集中读了大量的“志愿文学”,这是首先需要做的功课。

    有一个感受,有的作品是志愿者基于个人经历和感受创作的,有的作品是局外人或者说作者对志愿者的采访创作的。今天,我读到的这部作品是另一种视角。

    这部作品是《中国青年作家报》2019年2月19日刊登的散文《见证》。文章不长,作者张健讲述了李晓莹在新疆支教过程中发生的点滴,分享了李晓莹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兴奋和激动,在李晓莹生病住院时的惦记和探望,在广西的艳阳里遥想鄯善县的大雪,收到李晓莹在电话里情定终身。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以为他们的爱情是在广西与新疆之间产生的。文末,张健说,“对了,忘了说,李晓莹,我大学同学兼老乡。同时,也是我的女朋友。我还记得,昨天最后她轻轻地说道:‘谢谢你支持我志愿支教,它不是那么的美好,但是那么的充实,也是我们爱情的见证。’”这时,我才明白,他们在支教前就已经确立恋爱关系了。

    作为李晓莹的男朋友,张健没有在文中更多地描写他们之前的爱情,或者因为支教而分开的纠结和不舍。略显得有点遗憾,但也许这并不是这篇文章的使命吧。但是,从亲人、爱人、恋人或朋友的视角,来讲述志愿者的故事,创作“志愿文学”,应该值得我们重视。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个志愿者,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故事。李晓莹在支教期间生病住院,张健跑到新疆看望。“因为我出现在了她的病房里,而我们两个小时前还在通电话。我进来的时候,她正在看报纸,明亮的灯光下显得安静而又柔弱,我敲了敲门,在她诧异而又惊喜的目光下,上前拥抱她。她狠狠地抱着我,伏在我的肩膀上,发出呜咽的轻响,有什么东西穿透了我厚厚的棉衣,落在我的肩上,凉凉的,但是,我的内心是温暖的,我知道她也是。我们就这样,拥抱了许久,谁都没有说话。”这种呈现和交流,只会在两个相爱的人之间产生,也更加使故事和作品富有感染力。

    我在采访志愿者的时候,为了呈现人物立体、全面、真实的形象,不仅要采访他本人,还要采访他的老师、同学和家人。比如为了采访“感动中国”人物、志愿者徐本禹,我先去了他支教的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希望小学,又去了他的母校华中农业大学,还去了他的家乡山东省聊城市。我不仅采访他本人,还有他在贵州支教时的同事、教过的学生、打过交道的家长以及当地官员和群众;我采访华中农业大学的领导、老师和同学,采访他的父母、亲戚和朋友,采访慕名追寻他而去支教的年轻人。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徐本禹,把所有的徐本禹整合、融合在一起,就是真实或者更接近真实的徐本禹。

    我们知道写作有五个W,也就是WHO,WHERE,WHY,WHEN和WHAT,简单说就是人、地、事、时、物。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五个W理解得再深刻一些。谁,在哪,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为什么做。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基本可以做到四个W,但是WHY一般没有做到或者做得不好。在阅读了大量的“志愿文学”以后,我发现也存在这样的情况甚至很突出。我们想了解志愿者做了什么,更想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初衷是什么?其实在采访的时候,我们不太容易从志愿者本人那里得到答案,因此我们需要做如前面我提到的那样的采访。采访的人越多、层面越不同,得到的素材越多,故事越丰满。

    谈了这么多“志愿文学”,有很多朋友给我们留言或交流。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的潘福燕老师在与我交流时,分享了一个《哈佛家训》上的小故事《邦迪的请求》:

    一个小男孩捏着一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有没有上帝卖?遭遇无数冷眼后,终于有一家店主、一个慈祥的老人接待了他。原来把男孩养大的叔叔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我把上帝买回来,叔叔就会好起来。”店主问邦迪:“你有多少钱?”“一美元。”邦迪说。“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一美元。”店主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它,保准就没事了。”几天后,一个由世界上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为男孩的叔叔会诊,并治好了他的伤。后来,男孩叔叔的住院费也被老人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也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再后来,男孩的叔叔接到一封信,信中说:“先生,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发自心底的爱!”

    在感情上离我们最近的人,是发自心底爱我们的人。所以,在写志愿者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发自心底爱志愿者的那些人。他们感受和见证的才是故事和真实的重要部分。

不能忘了,那些发自心底爱我们的人
也许,一次支教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