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09月1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青年来信

最好的献礼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 张凤波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09月17日   01 版)

    从7月下旬开始,《中国青年作家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开辟“壮丽70年·红色传承”专栏,对数位见证新中国发展变化的作家进行了采访报道,向读者介绍新中国70年间文学名篇问世前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直击70年发展历程中一代代文学人与时代同步伐,以文学作品传承红色文化,反映家国变迁的感人事迹。《中国青年作家报》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这么重要的版面和这么多的文字来反映几位记录新中国发展史作家的心路历程,这是对即将到来的70年国庆最好的献礼。

    作家是时代发展的思考者、记录者和写作者,他们用文学作品这一独特的形式记录和还原了新中国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一名作家的成功与成名有多种因素,但传承红色基因、讴歌革命事业、激发民族精神是其作品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作家是党的文化工作者,必须要担负起以优秀作品引导人的历史使命。

    作家王蒙曾长期扎根基层、扎根边疆,不仅学会了维吾尔语等少数民族语言,而且与少数民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为他创作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作品《青春万岁》卖了40年至今仍广受欢迎,根本原因就是他的作品具有精神上的引导力。“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这些诗句今天读来,依然令青年读者热血沸腾。

    彝族是一个尊崇和热爱诗歌的民族,彝族诗人吉狄马加走遍彝区的山山水水,创作出大量反映彝族同胞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并坚持通过描绘彝族同胞生活变化来讴歌新中国的发展成就。作家韩少功、阎纲等同样也是通过作品来呈现新中国的巨变,他们的作品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是社会变化的底片。

    谈红色传承,自然少不了军事文学的贡献。“壮丽70年·红色传承”专题报道推出了胡世宗、张国领、韩光、徐剑等军旅作家、诗人的访谈,让读者对军旅作家为讲述红色故事所做出的努力有了进一步了解。

    诗人胡世宗坚持60年每天记日记,把祖国的每一次重要变化都记录在了本上,他两次重走长征路,亲身体验红军长征精神;武警部队作家张国领的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围绕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袭击创作了《血色和平》,围绕抗击非典创作了《圣洁的颜色》,围绕大兴安岭扑火创作了《蹈火者》,这些作品客观准确地还原了中国军民维护和平、谋求幸福的历史画面。北部战区作家韩光通过报告文学、小小说、影视剧本等形式反映了军队发展壮大和官兵精神风貌,让读者感受到人民军队始终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集团。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刊发的《徐剑:以脚为笔,以笔作剑》一文中,火箭军作家徐剑凭借数十年扎根导弹部队的积累,以深情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谱系完整、血肉丰满的“中国导弹人”群像。

    传承红色基因、书写红色作品、讲述红色故事,是每一位作家的时代担当。作家有崇高的理想,才能创作出不朽的传世佳作,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

    这组报道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青年写作者应切实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笔耕不辍,才可能用优秀的作品传承红色基因,写出激励青年奋进的好故事。

徐剑:导弹在他的笔尖
最好的献礼
涂子沛:科技写作的核心是讲好一个好故事
贾平凹:我不是冲着一个奖去写作
牛皮明明:年轻写作者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性格
梓树这个村(散文)
写作要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叉点上
尽一切所能报效国家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