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

己亥上元(外一首)

甘肃陇南市宕昌县旧城中学教师 彭彦平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11月26日   14 版)

    彭彦平,甘肃宕昌人,业余喜欢读书、习琴、踢球,已从教12年。

    己亥上元

    天风吹落两三星,散作华灯耀福庭。

    香透十方生紫雾,光摇千里上青冥。

    鱼龙动地何曾歇,锣鼓连宵自可听。

    走马楼台歌古调,共看秦女正娉婷。

    教师节致女教师

    残梦铃初断,惺忪向镜台。

    花容明月色,兰质豆萁才。

    但为躬耕往,何因逐利来。

    临行儿呓语,阿母几时回?

    [创作心得]

    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弘扬民族文化的热潮掀起,古典诗词创作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学校教学也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2018年9月,我在所任课的两个高一班级成立了“鹿鸣诗社”古典诗词创作社团,吸引了文学爱好者三十余人。在教学中,我通过“每日一诵”、“班级诗词大会”、“古诗词同题创作”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品鉴和创作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愿意继续做孩子们的摆渡人,跟他们一起去追寻属于我们的“诗和远方”。关于我的读诗学诗体会,在我今年结集的《竹窗诗草》序言中,有过浅显的论述,现附录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余自丁酉暮春习诗,夙兴夜寐,已历三载。所愧少年失学,不解声律,虽略诵古今名作,亦如眚者行道,踉跄前行而已。曩昔负笈同谷,尝见王力先生所著《诗词格律》,方知字辨四声,韵依平水,惟以变式纷繁,未能尽解。后得启功先生旧作《诗文声律论稿》,见其蝇头小楷,笔笔不苟,心甚钦慕矣。归而尽读,始知古人诗文,皆重声律。清词丽句,必得平仄之助,方能摇曳生姿,豁人耳目也。复思先生所谓竹竿理论者,简明易识,平仄格式遂得了然耳。

    余僻居陇南宕昌,是地文风凋敝,然水色山光,四时殊异;鸟鸣花落,胜景非常,尚可娱目慰怀也。客岁春,友人见示逊清乡贤张炯奎先生遗稿二种,诗思高妙,笔力雄浑,且读且叹,不忍释卷也。集中诗作,多涉风物,览诸辄生今昔之感也。古人云:‘一世不作诗,亦藏拙之一道也。’予不敏,所作往往感事而发,不计工拙,唯记事抒情而已。近于暇中检点诗囊,得诗百二十首,思付枣梨,虽无甚可观者,聊识鸿迹,以备他日自遣耳。”

我的足球梦
己亥上元(外一首)
黄清源
一头猪的生活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