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9年12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这个时代,我们青年的声音

——从《中国青年作家报》茅盾文学奖专栏说起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编辑 李婧婧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19年12月10日   03 版)

    宋宝颖/制图

    作为我国目前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一直深受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自今年8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揭晓以来,获奖作品便受到了持续的讨论。在这些讨论的声音中,既有来自专家学者的评价,也有读者们众声喧哗的讨论。其中,《中国青年作家报》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系列评论”和“青年说”专栏则聚焦当代青年对历届茅奖作品的解读,这些声音新鲜而热烈,呈现出当代青年读者的崭新面貌。

    这些文章的作者,有文学系的在读博士,有刚迈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亦有非文学专业的学生,他们身份各异,对文学的认知与判断也各不相同,但无论是他们对已成经典的茅奖作品的再解读,还是对最新一届获奖作品的讨论,都代表着青年一代读者对文学的关注,而他们的文章也是当下的文学现场中最具活力的声音。

    刘天宇聚焦《繁花》之“新”,指出小说被改编为话剧的跨界形式更有利于文本本身的传播;曹雨河从莫言、毕飞宇、张炜的小说入手,解读茅奖作家如何书写“小人物”;杨毅将《牵风记》放置在中国传统文脉的坐标中,探讨徐怀中如何书写“有情”的历史;张艺歆从《钟鼓楼》的“小”起笔,论述作家是如何在一个片段式的故事中演绎出北京市民的“生活交响曲”;荆柯从茅奖获奖作品的改编出发,讨论文学作品的多元化呈现方式……

    相对于文学评论家们对茅奖作品的专业解读,这些文章是带有毛边感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学训练和理论培养,对于作品的理解,他们触感天然。

    在这些被关注的茅奖作品中,《平凡的世界》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平凡的世界》自1986年出版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而它仍在被今天的读者不断地阅读与阐述,路遥笔下的孙少平业已成为青年奋斗者的典型。郝庆军《为奋斗者树碑立传》正是关注《平凡的世界》对于奋斗者的书写。平凡的青年,平凡的世界,路遥书写的既是个体的经验,也是个体之上的人的共通性,于是孙少平成为一个镜像,成为每一位奋斗者书中的自己。

    文学作品何以成为经典,很重要的一点是它能够在变化了的社会中,给予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读者以共鸣。也许它书写的故事是一时一地的,但它亦能在未来的某时某地唤起读者的共情,让读者在某一时刻照见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平凡的世界》书写的不仅是作为青年人的孙少平,更是作为、或者曾经是青年的每一个人,因此,在不断涌现的文学作品中,它得以被无数人、数代人铭记,得以被不断地讨论与诠释。

    与此同时,新一届茅奖获奖作品也受到了青年读者的关注。在《中国青年作家报》的专栏中,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被重点评说。有趣的巧合是,两位青年读者都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起笔。

    杨毅在《“有情”的历史,动人的战地浪漫曲》中写道:“徐怀中心中所念的一直是如何用文字记录那些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那些遥远却又随时可能乍现的掌故人事,以及蛰伏于心中的美和理想”,在这样的文学与美学理想之下,徐怀中写出了《牵风记》里的现实与浪漫、崇高与壮美。徐春林在《70后徐则臣:路多远才能回到家》中讨论徐则臣的文学版图的形成:“他就像是棵正在生长的树,每天都会给读者变化。读他的作品的时候,每一部里都会有新的方案,新的问题,新的答案”。他认为,徐则臣的文学版图、写作视野愈加开阔,也是同他一代的青年作家的责任。

    相对于《平凡的世界》等已经成为经典的茅奖作品,新一届的获奖作品是经典的正在进行时,这些作品经由茅奖评委的层层筛选呈现在大众面前,但与此同时,它们更需要普通读者和时间长河的持续检验,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经典。

    在这个过程中,同代人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19世纪的俄罗斯,以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为代表的一大批文艺批评家,站在文学现场的最前沿,对当时的俄罗斯文学做出一系列精辟论断,为当时的俄罗斯作家指明方向,更为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同时代人对于作品的评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代表了人们对当下文学作品最新鲜、最迅捷的反应与判断,而这无论是对于同时代的文学在场者,还是对于未来的读者,都是极为重要的文学资料。

    对于同时代的批评而言,他们缺乏来自前代批评家给出的观点支撑,缺乏“后见之明”和时间的洗涤,这样的判断有极大的可能与后来的文学史给出的评价迥异。那么,这种批评将无异于一场场冒险,它将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出一位读者或是一位批评家的审美水平与美学原则,因此,我们呼唤在此种文学批评的同步性和当下性的同时,更期待它的准确性。

    这种准确的批评,一方面来自于受过专业学术训练、有着深厚理论积淀的学院派批评家,另一方面也来源于那些自发的、写“读后感”的读者们。前者代表着文学圈内部,在一定的文学坐标系下的专家对一部作品的定位和判断,后者则是大众参与讨论、品评的文学呈现。相对于前者而言,它更加不受文学成规和定见的影响。而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专业外的”,来自不同阵营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才能真正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声音。

    当我们一再感叹文学衰微、出版没落时,亦当看到今天的读者仍然关注着文学的重要奖项,仍然阅读着中国文学的名家经典。当快餐文、爽文的大量出现,碎片化阅读侵占着我们有限的阅读时间,依旧有年轻一代读者对传统文学、严肃文学保有热忱。

    同时,青年学者的评论文章、青年读者的“读后感”的出现,更预示着年轻一代批评家的出场。在当下的文学现场,80后90后青年作者早已崭露头角,而文学批评领域依旧由50后60后70后的批评家们担当重任,青年一代批评家凤毛麟角。那么,在文学期刊广泛关注青年作家群的同时,与他们身处同一时代的青年学者和青年读者的声音是否也应该被听见和关注,是否也应当出现对青年批评家们的培养与扶持计划。他们是当下文学现场里最为鲜活的力量,他们的成长,必然为已成经典与正在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带来更为丰富、多元的看法。

    相对于已经成名的老一辈批评家,年轻一代批评家更有可能打破已经形成的文学成规,用更加新鲜的评价标准和话语体系对崭新的文本做出评价,而这对于青年作家的作品而言更为重要。他们与青年作家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生活经验和历史支点,他们受到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多重影响,他们更能理解和把握青年作家的作品。也就是说,青年批评家们的出现还意味着青年作家能够找到时代里的同行者和知己者,与他们共同面对变化中的时代经验。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年作家而言至为重要。

    于是,我们不妨将《中国青年作家报》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论系列”和“青年说”专栏看作一个青年读者发声的阵地,一个青年批评家初试锋芒的舞台。它汇聚了一部分当代青年对茅奖作品发出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有略带青涩者,亦有掷地有声者,那么这对于发表的平台而言无疑是一场考验,它既要求编辑从众声喧哗中打捞出值得被更多人听见的声音,也要求他们尽可能地保留这些声音原本的音调和质量。因此,我们在呼唤这些声音出现的同时,也期待有更多平台能够将这些声音带到大众的面前,让它们被听见,被保存。

乡关此地 文脉风流
这个时代,我们青年的声音
叶舟《敦煌本纪》: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范本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