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1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二仙桥:旧时光里的“浪漫”(散文)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委宣传部 朱劲涛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1月07日   01 版)

    胡才春/绘

    木心的《从前慢》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人向往的生活——“从前的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们在忙忙碌碌中缩减了等待、发呆、回忆、陪伴的时间,那份从容的、缓缓的生活态度显得多么宝贵。

    金华赤松镇的二仙桥,235省道从她怀里穿过,两边熙攘的人流和同样熙攘的集市,诉说着她现在的繁华。如果说道路两旁的熙攘繁华是给路经此地的外人看的,那么二仙桥深处的宁静质朴则是古镇留给现在人的旧时光中的味道。

    离了大路,穿过人群,转过洋楼,双脚踏上第一块石砖,二仙桥婉约而质朴的模样也许才是她的“真容”。据当地人介绍,因晋朝黄初平、黄初起两大仙曾在此建桥,该村因此得名二仙桥。

    这里的路由青石板铺成,黑色的皮鞋与青褐色的石板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坚实而有力量;这里的屋低矮却厚重,斑驳的外墙写满了时代的沧桑;这里的店里出售着手工制作的布鞋、布衣、馒头之类繁华地段不常见的“老玩意儿”;这里的人慢慢悠悠,从容不迫。转角处坐着一位年迈的老妇,手中拿捏着针线,缝合着怀中的衣衫,或许多年以前就是这般景象了,只因这样,怀中衣衫上细细的褶皱才会慢慢爬上她光洁的额头,冬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洒在他们脸上,满是慈祥。这里的一切,似乎和百米之遥的繁华熙攘完全是两个世界,这是旧时光里“浪漫”的味道。

    据说,唐末五代吴越王钱镠的后裔迁移至此,钱氏一脉沿着赤松溪,建立村落,聚族而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钱鏐浪漫和优雅的生活方式在这里生根发芽。吃,永远是古镇的主题之一。王日顺号,老街上最“火”的一家早餐店,卖的是金华人最爱吃的大饼油条。极小的店面,极简陋的陈设,木头造的房子从明代开始,历经几百年的雨水,现在却因为一家早餐店,重新变得生气勃勃。早晨五点,老式的平移木门在食客们的催促声中打开。不多时,门口就排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当地人自豪地说,每天早上都有络绎不绝的食客驱车从城里,甚至义乌、东阳赶来,只为吃一口他家的大饼油条。这份早餐已经传了四代,早餐店的历史可追溯百年。偶然间看到一家“古董”理发店,年迈却精神矍铄的老师傅自豪地介绍,他在店里算的上“年轻”,因为“年纪最大”的应当属理发椅,自打他被师父领进门,这张椅子就摆在这里。据说,这条街上的三老四少都是老师傅的主顾,有的祖父孙三代人都由他打理“顶上功夫”,老师傅的一把剃刀在人们的头上划过一个甲子。这家理发店是一个缩影,老街上存着许多老手艺,如编扫帚、补鞋、修伞、打铁、修钟表等老店,时光静静流淌着,不变的是这些古老的手艺和质朴的经营,让传统得以生生不息。老街不长,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走完,似乎略显“奢侈”。但是,生活总归是缓慢而浪漫的,浪漫不是李太白的标签,也不是徐志摩的诗集,而是旧时光里的深情守候。

王雄:我很喜欢曹雪芹的写作姿态
献给祖国的歌——我与李瑛
有志愿故事的地方,文学必然在场
作家与青年评论者的隔空对话
二仙桥:旧时光里的“浪漫”(散文)
记住乡愁:村里来的年轻人
愿每个童年都被珍藏(散文)
猎狐(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