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1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好作品是写人间烟火的

实习生 李晶柯 本报记者 只恒文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1月14日   02 版)

    汪兆骞《我们的80年代》新书分享会现场。 李晶柯/摄

    梁晓声与张抗抗是相识50多年的老友,从青春无悔到以文化人,一路走来,两人笔耕不辍,此次再聚首,共忆1980年代的文学黄金期。

    1月4日,著名作家梁晓声、张抗抗、韩浩月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与《我们的80年代》一书的作者、编辑家汪兆骞,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晶,评论家黄勇等,和读者共同回望1980年代文学的黄金期,思考当下,展望未来。

    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汪兆骞亲身参与并见证了1980年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期。此刻,他与多年老友再次聚首,追往昔,谈当下。这场对话因为有了70后作家韩浩月和青年读者的加入,更显青春和活力。

    “我记得黄永玉说过一句话,当你到了一定年龄后,你才知道文学能有多大作用。”梁晓声在分享会上说,20世纪80年代,文坛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是良师也是益友。“比如兆骞年长于我,又有着多年的编辑经验,他可能从生活和故事本身出发,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结构框架进行创作上的指导。所以,在那个年代,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作家的一部作品完成了,面向大众与读者时,批评家会指出这部小说中某一段情节不错。其实,作家心里都清楚,这段情节是编辑给作者提出来的建议,这种现象在1980年代很是很普遍的。”梁晓声动情地说,“我们作为那个年代过来的年轻作者,向以汪兆骞为代表的老一辈编辑致敬,向那一代老一辈的出版家们表示感谢。”

    张抗抗认为,汪兆骞的这本书“重现1980年代的光荣与梦想”,作者介入式的写作,读起来更觉亲切。“文学与人的关系是文学滋养人,人能创作文学。”张抗抗说。“光芒”是理想主义的光芒,“梦想”是追溯大时代下人性与文学的无限可能。张抗抗认为,“老一辈的编辑,学养都很好,我们(作家)都很有敬畏之心。当编辑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是现代编辑所要注意和学习的,需要进行文学积累、文化积累、思想积累。”

    谈到《我们的80年代》这本书,张抗抗说,书中每一个小标题都是一句诗。“汪兆骞的人物描写能力、塑造能力特别强,他寥寥几页就把作家的基本特征、主要性格、人品特点概括出来。”张抗抗认为,这与汪兆骞做编辑时的长期积累密不可分,“对人的理解、欣赏和宽容,特别是编辑的眼光,是一个好编辑应有的品质。”

    作为70后作家,韩浩月深有感触地说,1980年代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精神对他有着深刻影响,阅读这本书也是寻找那个年代文学精神的过程。

    “1980年代的文学精神对70后影响是最为巨大的,70后作家大多从阅读中吸取了文学营养。”韩浩月结合个人的写作体会谈到,70后在写作的时候,也会像前辈作家那样用人性与情感,把自己和书中的人物建立起一种血肉的联系,让笔下的故事有历史、有背景、有文化。同时,以新时代的发现和视角,书写出新的人生体验。

    韩浩月认为,汪兆骞老师首先是书中事件、人物的亲历者,和作家有过很多来往。因而人物会非常真实,更有其他写作者掌握不了的第一手信息。“汪老师同时又是一个旁观者,这本书可以用4个字来形容,就是‘冷眼热心’。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不会因为认识书中的作者,就以单一的视角描述书中的人物,汪老师是用一个编辑家、评论家的视角来写他笔下的人物。他会对笔下的人物进行评判,这种评判很多时候也是带有批评性质的。我觉得这一部分是写得最真实的,也是从其他的批评家那里看不到的。”韩浩月说。

    在现场,汪兆骞与青年读者分享了他的阅读经验和体会,“我在大学读书期间,就注重阅读并认真做读书笔记,参加工作后还不断地翻阅,这对我的编辑工作和写作有很大帮助,受益终身。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很平庸的人,从来不把自己视为作家,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很负责任的编辑。”汪兆骞说,自己退休后,开始从事创作工作。“好的文学作品,是写人间烟火的。”

好作品是写人间烟火的
李修文:青年人要多一点定力与专注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