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我第一个要感谢的除了医护人员,就是快递小哥!”易中天教授的这段话,可以说从内心表达了“宅居”生活中的我们的感激之情。
在家中等待开学的这些日子,我时常会惦记一位叫“石头”的快递小哥,当然,更多地是通过“朋友圈”来关注他的动向,因为他太忙了,总是在不停地“奔跑”。
新春之际,新型冠状病毒来袭。石头说,他的一些同事回乡过年后,因为疫情被困家中,导致公司人手紧缺,留守岗位的快递小哥就需要格外辛苦了,每日都是忙碌的,戴着口罩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
送快递确实是一份辛苦的工作。石头皮肤黝黑,当我知道他才20岁出头时,还是着实吃惊了一番。其实仔细看,石头的脸庞是充满稚气的,尤其是去收件时,他露出两排大白牙,一边笑着一边给你找快递,两个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更像一个邻家男孩。
石头因为留京过年,所以不需要隔离,可以直接开工。石头对我说:“非常时期,顾客每收到一份快递,都流露出一种不同于平常发自内心的笑容,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这说明我们的快递,丰富和改善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高兴了,我这心里边也暖洋洋美滋滋的。这个时候,我感觉我们送的不单是快递,我们传递的是快乐和幸福。这感觉可比一个好评强多了。”
前几天,石头就碰见了一个很大的单子,有一个公司捐赠了10万只医用口罩。为了不耽误工作,尽快让医护人员拿到物资,公司30多个快递小哥齐上阵,搬运、包装、发货、送货,整整忙碌了好几天。石头说,那几天真是很辛苦,晚上回住地洗把脸倒头就睡。“一直到现在,我的右胳膊还是酸痛的,举起来抬高都有点费劲儿。”石头说。
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石头还是很淡然,“快递员都是这样,早已习惯了。因为疫情原因,不用再爬楼送快递了,只需在小区内找一个空地,把快递摆开,有人过来了自己领就行了,比起往日一栋楼一栋楼跑去送快递,这已经轻松很多了。”我说:“石头,你可真是乐观,心态真好。”
前几日北京下雪,路面湿滑,石头还要出门送快递。在冰天雪地里冻得瑟瑟发抖,他靠着最原始的方式取暖——不停地跺脚。有时候结束时天已经黑了,两旁的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亮,周围寒气氤氲。石头嘴里哈着气,骑着车往家赶,宽敞的马路上已经没有往日的人流,他的背影由清晰变得模糊起来……
今年的这场疫情,对我也是一场教育,让我对快递小哥工作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不要把所有事都一天做完,
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给自己一点时间……”
我的手机铃声又响了起来,“是快递到了。”
送香甜,送美味,送温暖,送红包,这一次,我果断给快递小哥点个五星好评。
你们辛苦啦。非常时期多珍重。
作者简介:
荆柯,90后,生于河南省焦作市,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只恒文
荆柯(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