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5月1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愿你的道路漫长(散文)

李玮含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5月12日   10 版)

    志愿服务与支教生活,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抑或是在支教过程之中,是我们带来的知识与快乐多,还是孩子们给我的丰满与自足多?我想,对我来说答案是后者。二十天支教,让我明了做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而志愿服务,从来不是我们遥不可及的东西。

    ——题记

------------------

    这二十天,我总感动于他们的热情。

    每天去教室,孩子们一路喊老师好,喊得我不好意思起来。短短二十天,我想表达的东西太多,能表达的东西太少,只觉得惭愧。我喜欢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写板书,或者开多媒体准备。他们一看到我进教室,不管提前几分钟,都能够迅速飞奔到座位上,然后班长喊“起立,立正”,一群小毛孩进入上课状态。

    我们讲过《夏洛的网》,友情、承诺与生命,讲我们如何经历生命的历程。生命的流逝是必然,但是必须经历。不是生命的节点如何重要,而是生命如何经历,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以及走过的姿态。第一堂课后知道他们喜欢背古诗,悄悄下定决心,我们就穿梭于历史的长河,讲讲诗歌好了。于是我们讲杨万里的《小池》,“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惜物精神、怜惜的精神。

    我们也讲过日本童话作家、诗人宫泽贤治的《不畏风雨》,那种甘于平凡、牺牲自我的人生理想。当然还有另一种人生姿态,刘邦《大风歌》里吟唱的“大风起兮云飞扬”,豪迈壮阔,舍我其谁。问孩子们,你们追求哪一种梦想?于是,他们交上来的小作文里,孩子们都想成为善良、勤奋的人。四年级的梦想里,有一个体育运动员、一个画家、一个老师、一个警察。五年级有歌手、刑警、发明家、设计师、小卖部老板、美食家、画家、冒险家、一个简单的人。他们有这么多梦想,灿烂又可爱。我希望未来,首先做一个快乐的人,然后才是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我们也讲散文、小说。萧红的《后花园》拿出来就是一篇极美的散文,《柑橘与柠檬啊》是少年人成长的反战小说,《小王子》是哲理童话……我们讨论过战争、反战精神。他们会敏锐抓住战争的残酷与对生命的亵渎。追求和平的主题尽管残酷,也必定是我们面对的生命命题。我们也讨论过萧红后花园里的自由精神,生命成长时必须经历的苦难,等等等等。

    谁说小学生不懂呢?这些生命的命题,他们未必不懂,永远不要小看他们。

    在这里二十天,经历了生命的诸多第一次。

    每天早上早起,准备准备教案,去教室看着他们,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生命忙碌而充盈。二十天,约定好了不吃零食,水果吃得很少,几乎不吃肉,勤俭节约的生活为这辈子第一次。

    第一次做饭,成功在支教生涯解锁了做菜新技能,跟着菜谱做了好多菜:醋溜白菜、红烧土豆、葱香杏鲍菇……每次担心地问,这次做的不好吧?总能被他们微笑回应:好极了!然后把菜都吃得精光,让我凭空多了很多做菜的勇气。

    在安徽阜阳,第一次看到满天繁星,为我一生未见。我们抱着手机里的观星软件,在院子里仰着头看星星,为天地辽阔与神秘深深感慨。

    第一次,我们十二个人,像一个家庭。高温那几天,好多人中暑生病,却还坚持着。每人生病,都得到众多关怀与关心。我们十二个人,有十二个完全不同的姓。婉倩开玩笑说,我们的姓学生总不会搞错,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就是这十二个,在古代姓不同就算做是隔着十万八千里关系的人,却聚在这个小小的学校,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了爱,有了关怀,也有了家的温暖。

    第一次家访,很逼仄的家庭环境,一切物品都蒙着灰、沾着泥。父亲打工,母亲失踪,奶奶生病。但是奶奶仍旧微微笑,家里人都不识字,只要雯涛能读书,我一定让他读下去,做家里第一个识字的人。那一刻,心里的难过无处言说,只想痛痛快快哭一场。同样是生命,有人出生含着金汤匙,而有人活在黑暗与苦涩之中。我为自己曾有过的对生命的骄纵深深抱歉。不该是这样,黑暗的背景不应该阻挡你们,什么都不应该阻挡你们,努力读书,证明自己,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尽管很难、很难,但一定要去做。

    当然还有第一次上完整的四十分钟的课,第一次上课这么多天,第一次凶学生,第一次和学生交心,第一次家访,了解和走进他们。太多太多,每种第一次后面,都有收获、有感动、有忧伤,还有满载着的温柔的情愫。

    有一天晚上的夜谈,领队问我们,为何要来支教。

    有队友说,不想他们一辈子困在这里,想让他们读书读下去。

    有队友说,曾经有老师改变过她,她也想改变这里的孩子。

    来这里之前,去年在广西支教过的好友劝我的第一句话便是:不要以为你能改变多少,希望与失望的落差太大,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因为他深知,二十天的支教改变不了什么,习惯、知识,都很难改变。所以,支教之前,我想要来是因为想要尝试不一样的生活。再者,想要看看自己能不能够做老师。我的出发点,和他们小小身躯里面暗藏的能量如此不同,深觉惭愧。

    我没想过要“改变”和“影响”他们。但是来了这里,看着他们的生活,看着家访小孩家里逼仄昏暗的环境,我开始想,想留下一点小小的影响力,能让他们看得更多,走得更远。我想要他们能够爱语文,爱学习,懂得追求知识,当然这几点,已经太难太难。但是,不怕难,就怕没有想法吧。

    来之前,我准备了整整二十天的教案,从写作、阅读到文化常识。可是来了这里才发现,我准备的东西不适合他们。于是把之前的教案推翻了重写,一堂课的容量可能需花费一下午一晚上准备,得预防他们提出的问题,又得让他们有兴趣,找视频、音乐那些他们能接受的形式。有时候备课时明明白白感知自己的无知,人在知识面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匮乏。但是,我们心甘情愿,我们活着,便要不停歇地学习,要学习更多,才能给他们更多。

    有一天我们讲名、字与号,讲到孩子们的小名。有个孩子的小名是瓜蛋,小孩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我跟他们讲,父母的珍惜才有了小名呢,然后小孩子们争着叫瓜蛋。真好,你们身上,可是有一家人的珍惜呢。如果说,不说“改变”和“影响”,这样的词语太沉重了,我何德何能,恐难实现。但是我想要留下些什么,习惯、尊重、生命和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孩子们喜欢背书,对背诵诗歌有一种神秘的热情。我们疏通字词字义,讲“兮”作为语气词的用法,然后开始讲历史故事。他们喜欢听故事,闪闪的眼睛看着你。我们从刘邦的出身讲起,讲《史记》对刘邦的记载,与项羽的纠葛。

    下了课在走廊里,一群小孩子边玩边念念有词,在背《大风歌》。如果语文真能成为一种陪伴,那样未尝不好。休息的时候,佳莹老师跟我说,今天你教小孩《大风歌》了?我笑着说是。她说,小孩背诗,背到“兮”字就停下来,有时候背对了,有时候错乱得可以,我们俩在一块笑成一团。我喜欢,我们聚在一起讨论教学,讨论小孩子学习,也讨论哪个孩子是班里的“领袖”。真像老师的那么一回事。让我觉得离“老师”那么近,那么可爱。

    来这里二十天,有太多太多的感动。

    精心备课被他们喜欢,有时候学生们震破耳膜“热情”的朗读让我感动,他们摇头晃脑齐声背诵诗歌让我感动,他们跟着音乐悄悄唱诗,写下简单的诗行,那种对诗歌的理解让我感动,他们能敏锐地抓住文本的特质让我感动。我从不觉得他们程度不够,他们身上孩童的特质让我感动。那种最真挚的、最真诚的、天生的直觉与敏锐,还有他们的感情。

    最后一堂课,我们讲文学与文化。

    讲完了,彬彭问:老师你明年还来吗?

    我诚实地说:不会。

    转念一想,他们还不懂得告别,于是我改口说,那就后会有期吧。

    我的最后一堂课更自由,一边放《刚好遇见你》,一边和他们聊天,“因为刚好遇见你……”雨娜接:“留下足迹才美丽,风吹花落泪如雨。”我跟他们讲,“我非常喜欢语文,上了大学读文学专业。很荣幸能站在讲台上给你们讲这十堂语文课,讲这么多我喜欢的东西:萧红的《呼兰河传》、北岛、海子、古诗。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大家,也希望你们也能喜欢语文和文学,真正爱上语文……”

    他们懂,眼睛定定地看着你。有几个小孩悄悄抹眼泪。我一边说一边转过头去,眼泪哗哗地滑下来。

    慧甜问我:“老师你哭了吗?”

    我笑了笑:“不告诉你啦。”

    就算哭了也不让你们知道,秀芳、雨娜、浩坤、雪飞,还有所有人,感谢你们,非常荣幸。最后一堂课,收到了梦宇的一只小狐狸,秀芳的一个花球,慧甜的一朵喇叭花。

    最后一天,文艺汇演。三年级唱《虫儿飞》,四年级唱《刚好遇见你》,五年级唱《仰望星空》。站在台下看小孩唱歌、跳舞,一面哭一面看,眼泪哗啦啦落下来。二十天,如一场幻梦,总免不了告别。走之前,和他们合照。彬彭说:老师我们舍不得你。好多小孩跑过来说:老师我可以抱一下你吗?可以可以,当然可以,不然一别便是永恒。

    走之前,真真正正的最后一日。为了让小孩们别来送我们,我们特意早早乘着晨光熹微走。还是有小孩来送我们:耀阳、慧琳……彬彭还是骑着那辆大大的成人自行车,扶着自行车看着我们一车的老师离开。眼眶红红的,却强作微笑,还是老样子的招牌笑容,眯着一只眼。学智悄悄躲在墙背后看我们离开,一边狠命地抹眼泪,不让我们看见他在哭。昨天我跟他讲,男子汉大丈夫,不要轻易流泪。然后我们的汽车发动,彬彭一路追。学智自行车龙头没抓稳,摔了下来,立马爬起来继续追我们的汽车。我看着他们小小的身影,眼泪没办法止住,一路哗啦啦地流泪,哭了从瓦店镇到阜阳火车站一路,生生没睡着。

    我做的多么少,可是换来这么深的深情。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如行人。”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程,无论如何,感谢陪伴。

    在离开之前,我把我最喜欢的希腊人卡瓦菲斯的《伊萨卡岛》送给了他们——“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特邀编辑:董学仁

愿你的道路漫长(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