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5月1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访谈

张丁:家书在“战”疫中温暖回归

本报记者 只恒文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5月12日   03 版)

    扫一扫,看全文

    一场对新冠肺炎的抗疫之战,家书、日记、微博、微信成为人们最便捷的工具,记录下这一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的不安与焦虑、牵挂与感动。本报记者就如何看待家书、日记等在非常时期“复活”等文化现象,专访了书信收藏和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

    记者:相对于当今十分发达的移动网络通信,家书已经是退出历史舞台的文物了。可是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家书又“复活”了。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张丁:家书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传递信息和情感的载体,家书实际上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书面对话。因此,写家书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写信人和收信人是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交流,即他们的对话有时间差;二是写信人和收信人是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交流,即他们的对话是隔空进行的。如果两个人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比如都在家里,往往就是直接对话了,也很难产生家书。即使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交流,比如电话、音视频,属于即时通信,也不算家书。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书面交流,往往叫留言,一般也不具备家书的特征。

    这样看来,只有人员流动才具备不同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基本条件。如果人员不流动,家人都围绕家庭活动,不分开,就很难产生家书。从历史上来看,家书都是产生于人员流动大的时期,比如早期的军人、商旅,到后来的华侨、文人、去台老兵、知青、大学生、留学生等群体,都写下了很多的家书。

    说到这次疫情中产生的家书,首先也是因为人员的大规模流动。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家动员了近5万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湖北等重点疫区,他们匆匆出发,有的来不及与家人告别,有的是瞒着家人就到了前线,也不知道要在那里战斗多久,什么时间才能回家。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别离,而且这次别离不同于一般的出差,是去危险的地方与病魔战斗,有的人走之前甚至做好了各种打算,比如万一有意外等。所以,这次的人员流动是不同寻常的,甚至有点“生死离别”的悲壮。人员流动造成了空间的错位,形成了产生家书的第一个条件。

    其次,这次的人员流动造成了时间的错位,这是产生家书的第二个条件。在前方的医护人员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全力救治患者,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在工作期间没有时间看手机,无法与家人即时进行通信联系,这样他们也希望通过家书的形式,与家人进行一些沟通交流。

    第三,家书交流的优势,也决定了大家选择通过家书进行交流。家书交流的优势除了时空延迟外,还在于背对背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背对背表达避免了当面说话的羞涩、顾忌、急迫等压力,可以冷静、从容地交流;情感抒发既包括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也包括对于父母、子女等亲人的天伦之爱,几乎每一封家书中都有对于当前疫情的认识,对医护人员等的职责和使命等真情大义的表达,当然也少不了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兄弟相亲等家庭伦理亲情的表达。

    因此,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人们选择了通过家书与亲人交流。所以说,家书在这次“战”疫过程中“复活”了,或温暖回归了,成为中国家书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家书的写作和传递方式具有新的特点。以往的家书多是通过邮局寄递,留下了邮路的记录。此次征集的家书绝大多数没有经过邮政寄递,而是通过手机等网络发送实现送达收信人的,有的直接写在手机或电脑上,有的写在纸上,然后拍照发送,这是传统家书与现代传播手段相结合的产物。

    记者:在众多的文本中,为什么说“抗疫路上家书最美”?

    张丁: 这次抗疫之战与我们过去所经历的历次重大社会动员不同的是,信息格外发达,这些信息包括官方通知、通告,各类媒体发布的消息,特别是数不清的自媒体所带来的信息轰炸,信息的发布和分享极为快捷,可以说,人人都是发布者和分享者、接受者,这方面我们都有体会。在各种信息中,有一种文字或声音令人格外温暖,那就是家书。

    综观目前所见的“战”疫家书,普遍质量很高。质量高表现在思想深刻、情感充沛、内容丰富等方面。我们知道,一封好的家书不能只是家长里短,也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同时饱含情感,还要拥有较为丰富的内容。

    “战”疫家书是一部理想的家庭教育素材。“战”疫家书中有许多都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通信,书写了亲子关系的新篇章。

    记者:是什么机缘促使您投入到家书收藏与研究中的呢?请简单介绍一下国内家书收藏的现状。

    张丁:这要从15年前说起。今年是抢救民间家书项目15周年,本来今年4月准备搞个纪念活动的,但是现在疫情期间,就得往后推了。回首15年前的那个早春,鉴于传统家书日渐衰微的现实,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苏叔阳等46位文化名人的倡议下,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协、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部门联合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宗旨就是广泛征集散落在海内外的中国家书,创建家书博物馆,通过收藏、保存、整理、展示、研究、宣传等手段弘扬家书文化。2009年春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后,成立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举办了家书常设展,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平台。2016年挂牌成立了国内首家以家书、日记等个人文献为收藏特色的家书博物馆,现收藏有自明末清初以来的各类家书5万余封,日记1000余册,策划推出了十多个常设或临时展,出版家书图书十余册,藏品数字化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我从事家书工作的15年,恰逢国家格外重视传统文化,使家书的收藏与研究出现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虽然家书的实用价值有所弱化,可以说基本上退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家书的文化价值却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和理解。

    媒体上报道家书的多了。新闻单位持续重点宣传家书文化,家书博物馆影响持续扩大。仅就2019年度来说,《中国档案报》“珍藏书信”专栏和《中国青年作家报》“一封来信”专版,陆续刊登我馆家书故事。

    社会上收藏家书的也多了。当前专门收藏家书的机构除了我们家书博物馆外,还有上海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上海凡人书信馆、汕头侨批文物馆等,很多公立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都收藏有家书,当然,分布在个人收藏者手里的家书就更多了。

    责任编辑:谢宛霏

打开“荒野”世界的另一副生命景观
为什么出发
张丁:家书在“战”疫中温暖回归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