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报名成为此次“青年阅读节”第五场直播的新闻报道志愿者,在写前期预热的过程中,我几乎是下意识地想要按照以往的模式写一篇普通的预告,这后来当然没有能发出,在和报社编辑老师的通话中,我第一次意识到,即便是一则很简单的的消息,也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新的见解和思考。
“领读人”王凯山教授着眼于这个大时代的科技命题是:在我们身边的5G。我的见解仅仅只是等待它为我带来的更快速的赛博空间体验,而在直播中,王凯山教授用信手拈来的生活化的比喻与自身的生活体悟分享了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无疑开阔了我的视野。“一个鸡蛋旁边可能有一百部手机,服务器可以收集这个鸡蛋的所有数据。”无论是昔日学生教会他在3G时代玩转电子邮件,还是在陕西景点里意犹未尽的全息影像表演,都在为5G带来的划时代意义聚沙成塔。科技进步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人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自身的创新能力亦是需要时间的积累。
在同学们提出对未来就业的担忧时,王凯山教授更是直接回应道:未来细分平台和内容的生产者一定有更多的机会,但安于重复劳动的人很可能失业……我触动于这句话的原因似乎是一整天下来的见闻驱使我向内审视自己。我并不愿意过一种得过且过被时代推搡着向前的人生,可囿于自己的思维框架里,不打破自身去认识科技急剧变化的时代风口,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我必须主动去拓宽自身对世界认知、养成更开阔思考方式,通过向优秀的人学习,阅读更多除了文学故事以外的知识性作品,去考量我该如何在5G时代里找寻到自己的定义。阅读节的形式无疑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契机去反思自我的思维方式,我需要新鲜的念头去和这个时代一起改变。
孙佳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