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绿皮火车(散文)

中国铁路南昌集团有限公司宣传部 娄国标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6月09日   07 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列属于自己的绿皮火车。

    那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情怀,一种记忆,承载着我们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关于理想、关于奋斗的记忆。

    家在铁路边,透过小小的窗户,可以看到火车呼啸而过。小时候,我经常趴在窗子边,看着那些绿色的火车来来往往,从远方来,又奔向更远的地方。我不知道火车里面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车厢里都坐着一些什么样的旅客,它带给我极大的诱惑。

    我总觉得,它有着春天的痕迹,还带着一些神秘的气息。当它奔跑起来,在铁轨上撒欢儿时,仿佛是一条笔直的绿色巨龙,不知疲倦地向前飞驰,瞬间就消失不见,只留下朦朦胧胧的一点点绿还在眼前。

    火车啊,你带着我,走出乡村,走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去吧。儿时的绿皮火车,寄托着我心中最简单、最朴素的愿望。

    第一次坐火车,是从小镇到市里参加中考。那时小镇的火车站还在运营,每天停靠三趟慢车。那趟绿皮火车,速度很慢,停站很多,一路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载着我和小伙伴们,去追寻我们的青春梦想。

    中考之后,我考上省城的学校,又是绿皮火车,带着我走出小村,去到那个崭新的世界。

    那是第二次坐火车。我们没有买到白天的票,只得乘坐凌晨3点的慢车,还是站票。睡眼蒙眬中上了车,车厢里很拥挤,我和父亲一会站在连接处,一会倚靠在别人的座位后面,后来干脆一屁股坐在过道上。夜越来越深,人也越来越疲惫,窗外漆黑一片,无法看到想象中的风景。

    早晨七点多,火车喘着粗气,终于到了省城。不知是吹夜风着了凉,还是车厢的空气太过浑浊,忽然肚子里翻江倒海,不停地有东西往上涌,难受极了。刚下车,“哇”地一声,我在站台上吐了一地。还没好好见识省城的模样,我就先给省城送了一份“礼物”。

    不管怎么样,绿皮火车还是把我送到了省城,送到了另一方天地,让我开始了新的人生。它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许多年以后,我依然会记起那趟绿皮火车,以及那段难忘的旅途。

    参加工作后,坐火车的机会越来越多,十分享受坐火车那种浪漫的感觉。当火车穿梭于山海之间,从平原到山川,从皑皑白雪到郁郁葱葱,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坡,从小村庄的点点灯光到城市的万家灯火……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路过的每一个房屋,亮起的每一盏灯光,甚至只是一晃而过的坟冢,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只身从南方去东北出差,两天一夜的旅程,硬座,那是与绿皮火车最长时间的亲密接触。火车行进在广袤的白山黑水间,东北的清晨,天亮得很早,其他旅客还在酣睡,我却毫无睡意,坐在车窗前,看着黑暗渐渐褪去,阳光一点点地喷薄而出,映入眼帘的是从未见过的景致。恍惚之间,仿佛火车带着我进入了一个时空隧道,那里有异乡的风情,而我在向远方深情地眺望。

    观察绿皮火车里的每个旅客,也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每个人着装不同,表情各异,行囊有别,怀着不同的心事,从一个地方奔向另一个地方。前方或许是家,是归宿;或许是陌生的城市,是另一个新的起点。一列列火车中的我们,就像沧海一粟,在大千世界的洪流中,演绎着自己的故事,也路过别人的故事。

    再后来,火车不断升级,坐绿皮火车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现在铁路网越织越密、火车等级越来越高、运行速度越来越快,许多绿皮车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仍有一些还活跃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沿线,履行着自己输送运达的使命。

    绿皮车、空调车、动车、高铁,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铁路发展也是一日千里。火车真是神奇之物,既见证了发展变迁,又演奏着人间交响。

    前段时间,再次乘绿皮火车,坐上久违的硬座,竟然有些雀跃。不光是因为怀旧情结,更重要的是在高速度、快节奏的今天,还有这样一种出行方式,可以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看一看沿途的风景,忆一忆走过的路途,想一想未来的人生。

    无论火车如何更新换代,总有那么一列旧时光的绿皮火车,带着我从儿时驶来,奔向梦的远方!

    责任编辑:龚蓉梅

独树一帜翠微峰(散文)
画出尧头窑(散文)
绿皮火车(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