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7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朱自清: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

指鸣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7月07日   01 版)

    “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那晚月儿已瘦却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天似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是一条随意画的小规则的画线。”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名篇中读到这些文字,即使遮了作者的名字,很多读者也会猜出,这是朱自清的文笔。

    “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郁达夫评价说。这是因为朱自清最早开始的是诗歌创作。

    1898年,朱自清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他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响,逐渐养成“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他27岁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28岁时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40岁时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在《背影》这部散文集中,出现了他独树一帜的散文特色:真切的见闻、独到的感受、精巧的构思、诚恳的态度、自然又洗练的文学口语化、平淡朴素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

    “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他在《写作杂谈(二)》中说,“我的情感和想象虽然贫弱,却总尽力教文字将我们尽量表达,不留遗憾。我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想多少可以补救一些自己贫弱的地方。”

    在《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中,朱自清写道:“初学写作,似乎该从广义的散文下手。先把话写清楚了,写通顺了,再注重表情,注重文艺性的发展。这样基础稳固些。否则容易浮滑,不切实。”

    写作除了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还得加强内在的功夫,那就是真情实感的力量。

    朱自清说:“我的《背影》《儿女》《给亡妇》三篇,注意的人也许多些。《背影》和《给亡妇》都不曾怎样费力写出。《背影》里引了父亲来信中一句话。那封信曾使我流泪不止。亡妇一生受了多少委屈,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她。写《给亡妇》那篇是在一个晚上,中间还停笔挥泪一回。情感的痕迹太深刻了,虽然在情感平静的时候写作,还有些不由自主似的。当时只靠平日训练过的一支笔发挥下去,几乎用不上力量来。”

    在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朱自清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这种风格,好像与他的个性息息相关。

    一位与他同时代的作家评论说,同朱自清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存、朴素……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

    特邀编辑:董学仁

盛慧:让产业工人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青年说经典”等你来参与
朱自清: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
没有鲜花,你还是长大了
因为平凡,所以更显伟大
张碧晨:三分欢笑两分闲,优游生活在天津
共同的美好“心”愿
月光下的路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