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7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好的诗可以让作者和读者共同重返生活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马浩然(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7月14日   05 版)

    编者按:

    中国新诗发展已逾百年,关于新诗创作标准的讨论更是层出不穷。2020年是21世纪前二十年收尾之年。这二十年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也是新一代青年诗人成长的年代。当我们回首这二十年的新诗发展历程,阅读新一代青年诗人的作品,我们会看到一种不同于上个世纪的写作风格以及思考方式,这表现在他们对于传统的反叛、语言修辞的敏锐、内心洞察的敏感、个体感情的独立。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诗歌的发表、传播与阅读方式,更加深了诗歌写作的多样化倾向。因此探求新一代青年诗人关于诗歌创作标准的观点,在诗歌写作已经发生改变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洪子诚先生曾感叹道:“新诗是很边缘的文化产品”。在当前文化多元的同时,更多的人依旧关注着新诗的发展,依旧期待严肃认真的讨论。作为一个时代的关照,越来越多的刊物留下了新一代青年诗人的发声。本期,《中国青年作家报》邀请95后青年共同来讨论新诗创作标准,即探求在新一代青年的眼中何为真正的好诗。这些青年有的在诗歌界已经小有名气,有的仍然默默无闻,但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却都是对新诗无限的激情和真诚。

    青春是诗歌的本质。组织这样一次关于诗歌的探讨,就是要给新一代青年诗人留一片芳草地,在历史和时代的洪流中,得以暂时歇息。

    年轻是有锋芒的,标准的讨论也永远不会停息,现代诗歌正在以它的方式宣告新一代的成长。

    青年编辑:邵士强(21岁,安徽师范大学卓越语文教师实验班学生)

-------------------

    我开始追寻这样一种诗感,即把日常生活写成诗,同时用诗来重新感受生活,从而唤醒我们失落已久的日常记忆。所以我认为,一首好的诗,不是别的任何词语,就只是生活,即当我们遭遇“停电”时,能切实感受到恐惧,而不是单纯把情绪和感觉当作一套由来已久的文化符号系统来对待。

    此外,我们必须指出当代诗歌更重要的一点:诗人不再由精英构成,在当代,诗歌的写作和传播,更多的是依靠普通人。大部分写诗的人都来自五湖四海,各自身上都带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因此,诗中也陆陆续续出现着“生活”。诗人于坚曾说过:“神,就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中”。而在这些“反传统”的诗中,我们能发现些什么?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可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认为:“那种被成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因此,一首诗歌,一首从生活中开掘出“神性”的诗歌,它要做的就是破除被普通话规范了的汉语写作,去除语言对“物”的遮蔽,恢复我们对早已麻木了的“日常”的重新体验。

    在物质日益膨胀的现代社会,我们很多人其实或多或少都已忘却了一些日常中事物的本来意义,例如我们看到一桶水,想到的往往是“生命”“生存”这样一类形而上的符号,却很少真正去观察那桶水在阳光照射下的清澈,在摇晃中所产生的几粒气泡,更不用说是自己亲自去感受水的清凉或温暖,久而久之,我们对生活,对日常的感觉就麻木了。所以,我认为一首好的诗是可以让作者和读者共同重返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开掘出诗意,从而清晰地感受人自身的存在。

好的诗可以让作者和读者共同重返生活
一首好诗应当是一种“小心翼翼”
让写作者完成的诗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第三者的眼中
诗,应该既是止血钳又是手术刀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