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7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她,就是孩子们心中最亮的星星

常馨月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7月14日   10 版)

    董学仁/摄

    此文献给所有为知识保驾护航的人民教师,也献给所有为梦想努力拼搏的学子。——题记

-----------------

    在中国,有这样一位“妈妈”,12年来改变了1645个女孩子的命运。她就是云南省华坪县女子中学的校长张桂梅。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弱女子如此坚韧不拔,能够改变这么多人的命运?

    是爱的力量,支撑张桂梅扛起自己的责任,用教育改变了孩子们的一生。

    付出爱,治愈生命之殇

    1975年,张桂梅和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先后在林场、党校和局机关任团支部书记、教员和妇女主任。

    1983年,她到子弟学校当老师,喜欢上了这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她意识到自己同一名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下决心改变自己。

    1988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丽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并且遇到自己的意中人,一个帅气的白族小伙子。1990年,他们在大理市喜洲一中喜结良缘,开始了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惜幸福的时光太短暂,婚后不久丈夫患上胃癌,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要四处借钱看病。在那段艰难岁月中,她深深体会到一个人困难的时候,是多么需要他人伸出援助之手。

    1995年5月24日,对于张桂梅来说,是一个至暗时刻,少年丧母、青年丧父的张桂梅再次经历了生离死别。丈夫辞世,给她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此后一年多,她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精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走出伤痛,她离开喜洲,到更偏远的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央视科教频道做过一档节目,嘉宾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讲了一个案例:有个女孩失恋了,就去找男朋友,等男孩子爱上了她,再把他抛弃,一走了之。她原以为这样会有一种报复的快感,没想到她越发失落,甚至患上了抑郁症。一开始,咨询师给这个女孩做催眠时,她看到总是一个漆黑的大树洞,深不见底。这种情况持续了三个月,终于有一天这个女孩看见树洞中长出了一棵幼苗,她瞬间就明白了:“能治愈自己的是付出,而不是索取。”

    付出爱,治愈我们的生命之殇。张桂梅正是因为付出了爱,才从心灵的废墟上站起来,体察了生命的意义,从而走向更高的生命能量循环。

    身边的事情也感动了张桂梅。

    一位家长来给孩子交书费,伸出大手,将一大把一元、一毛的钞票放在她面前,不好意思地说:“就这些了,有了钱我还会送来。”张桂梅被深深触动,她知道在大山里的人对教育是多么的渴望。

    有个性格内向的小姑娘,总是呆呆坐着,每门功课都不及格。她的爸爸因病去世,母亲一个人支撑着全家的生活。张桂梅鼓励小姑娘要勇敢,还把丈夫给她留下的花衬衣拿出来给小姑娘穿上,并且帮她交了书费。小姑娘生病,张桂梅掏钱带她去看病,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小姑娘感动地说:“张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

    一天早上,一个小男孩迟迟不起床,还用破被子把头蒙上。在张桂梅询问下,才知道孩子没钱吃饭了。“你起来,我去给你拿钱。”回到宿舍,张桂梅翻开钱包一看,傻眼了,里面只有20块钱。她把仅有的钱都给了孩子,对孩子说:“你先用着,我会想办法。”从此以后,这个小男孩每星期都会收到她的30元救助,直到孩子完成了初中学业。

    张桂梅的生活极其节俭,每天生活费只有3块钱,最少的时候一天吃饭只花9毛钱,她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了孩子们身上。但谁能想到,她的身体像一部带有重病的机器,不停运转。

    1997年4月,她把医院的诊断书悄悄藏了起来。她的子宫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了。那时张桂梅教课的4个班学生,还有4个月就要升学考试,他们12年的寒窗苦读,不能因为自己受影响。坚持到了7月,张桂梅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进医院,做了肿瘤切除手术。

    她生病的时候,一度想要放弃治疗。很多人给她捐款,其中有个家庭妇女,身上只有5块钱,还是回家的路费,听说张桂梅治病要花钱,毫不犹豫地捐了,宁可自己走几十里山路回家。张桂梅非常感动,她说是华坪人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她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华坪。

    手术非常痛苦,因为腹腔内的器官已全部移位,肠子都粘连到腹后壁上。医生嘱咐她:“张老师,事业是大家的,生命是自己的,请你今后多保重!”并要求她最少调养半年才能工作。可是手术24天后,张桂梅就去了新分设的民族中学,担任一个毕业班的语文、政治课教学,还担任班主任、学校妇女主任和文科教研组组长。

    这就是张桂梅,一个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无儿无女的女人,用生命在履行自己承诺,用自己的生命去爱每一个孩子。在忙碌中,张桂梅减轻身心的伤痛,奇迹般活了下来,已经转移到肺部的肿瘤也消失了。这或许是命运对她的认可,所以要给予她最好的回馈。

    因为爱,扛起责任就放不下

    有一件事深深触动了张桂梅:一个读高三的女孩子突然不来了。张桂梅找到她的家,发现两个弟弟都在上补习班,姐姐却辍学了。她气得不行,怒斥家长“脑子有问题”,但家长坚持说女孩子上学没有什么用。

    这让张桂梅萌生了建一所女子高中的想法,因为她相信,女孩子读书可以改变三代人。她想让所有的女孩子都能上学。

    有了想法,就要立即行动。

    从2002到2007年,每年寒暑假张桂梅都带着自己的证件和荣誉证书,背着年龄最小的孩子出去化缘,但并不招人待见,大家都说她是乞丐、骗子,有手有脚,还戴个眼镜出来招摇撞骗。

    5年时间,张桂梅只募捐到一万块钱,办学的事搁浅了。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县政府给她7000元买衣服,她把这些钱花在孩子身上,穿着一个带破洞的牛仔裤就去了北京。

    就是这条裤子,引起了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注意。一篇专访《张桂梅,我有一个梦想》登上了各大媒体,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拨了100万给张桂梅办学,县财政承担了学校基建和师资费用,张桂梅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招来的学生基础差,有的学生甚至只有小学基础,17名老师中有9名辞职。张桂梅一下子又犯难了。翻阅剩下8位老师的资料时,她发现8个人中有6个是党员,于是重燃希望,给大家开了一个动员会。

    学校没有党旗,他们就在二楼教室画了一面党旗,把誓词也写上去。大家对着党旗宣誓,很多人还没有念完就哭了,他们决心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一定把学校办好。

    开学没多久,100个学生就走了6个。她跑到学生家里,苦口婆心地劝家长,又拉回来2个。就这样,8位老师带着96个学生从此踏上了一段艰难逆袭的旅程。

    学校里的孩子们每天早上5点钟必须起床,晚上12点睡觉,从餐厅到教室只能花3分钟,每顿饭只有10分钟时间,而且必须勤学苦练,大量刷题。孩子们都说张桂梅是“魔鬼”,是半夜鸡叫的“周扒皮”,张桂梅说没办法,如果我们不这样,就没办法跟别人竞争。

    她放下一切,直接住进了学生宿舍。她没有自己的生活,眼里心里只有孩子们。

    2011年,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69人;到了2019年,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达到82.37%,在丽江市排名第一。

    12年的筚路蓝缕。张桂梅和她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呕心沥血,让1645名女孩子走出大山,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她们的命运,阻止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用她自己的话说:“别人是用时间,我们是用命在教。我觉得这一生值了!”

    爱的轮回,用生命影响生命

    2001年,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赞助人邀请张桂梅担任院长。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建院第一天收了36个孩子,满院子哭声震天,闹得左邻右舍睡不着觉,院里的老人直朝着她骂。她努力地养育那些孩子,可他们多数都听不懂她说什么。孩子们卫生习惯很差,每个人的头上都有虱子,不会上卫生间,管理难度非常大。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父亲的死留下阴影,小小的心灵充满偏执和仇恨。他用石头把卫生间堵死,拿小石头专门打女孩的头。班主任找到张桂梅,说孩子太难管了。她去了,孩子一见到张桂梅就哭,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的委屈。她只说了一句,“跟我回家”,回去以后,她让孩子洗澡换衣服,安顿他睡下,什么话也没有再说。母爱的力量让孩子很快变乖了,以后这样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

    有一个小女孩,本身就是弃婴,收养她的那家又发生了不幸,父亲得了麻风病,母亲已不知去向。父亲死后,乡政府把她送到了孤儿院。因为她的父亲是麻风病人,孩子们都不愿意理睬她。孤儿院老师带她去医院检查了好几次,她自己也似乎明白了点什么,生活得很不快乐。有一段时间,孩子经常流鼻血,去医院检查也找不到原因。过了不久,从她的鼻子里爬出一只大蚂蟥。“如果不是在孤儿院营养好,照看得好,这条小命还会在吗?”张桂梅在内心深处对自己做了检讨。

    张桂梅用真情感动了孩子,感动了乡亲,感动了远远近近的人们。人们纷纷向儿童之家捐款、捐物。

    张桂梅说她知道爱是一个轮回,自己所付出的爱,也会回到自己身上来。孩子们的爱,让她体会到了做母亲的快乐,体会到那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对于自己的学生,张桂梅从来不用“贫穷”这样刺耳的字眼,她说:“对于女孩子来说,贫穷是一种隐私,我们都叫她们大山里的女孩。”

    结语

    知乎上有人这样评价张桂梅:“当我们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凝视自己被消费主义日渐侵蚀的灵魂时,这样纯粹的信仰的光芒会让我们从大片虚无中,找到那种脚踏实地的踏实感。因为她在,那片土地上的女孩们,才有了更多的可能和憧憬。”

    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张桂梅如同一盏灯,照亮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如同一团火,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如同一颗星,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

    她,就是孩子们心中最亮的星星。

    特邀编辑:董学仁

她,就是孩子们心中最亮的星星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