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7月2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封寄往未来的信

陈颖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7月28日   10 版)

    宋宝颖/制图

    亲爱的孩子们:

    你们好!

    这是一封来自若干年前的信,它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同时也承载着我对你们的希望和寄托,来到了你们所在的时空。这算是我们初次相识吧,可我却觉得很亲切,好像有一种无形的纽带连接着你我,这或许,是爱的力量吧。

    孩子们,或许是我太急切于和你们分享属于我们的志愿青春了。我想说,志愿精神能永存于心,代代相传,释放出更加强大的力量,于平凡之处成就伟大。

    让我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此时我是一名大二学生,写下这封信时恰好20岁。将我的人生以10岁作为节点,前一半的时光我接受了许多来自好心人的帮助,而在后一半的时光里,我一直在努力反馈别人的爱心,让这份爱心闪闪发光。

    你们知道吗,在我出生的家庭里,爸爸妈妈终年在遥远的地方打工,从小到大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一家团聚。当个留守儿童并不容易,冬天里我穿着薄薄单衣顶着寒风去上学,手背皲裂出血。同学见我穿得少,还打趣说我“真强壮”。虽然年幼但是好面子的我只是笑笑不说话,可心里却酸涩难耐。

    那时的我尝遍了同龄人所体会不到的辛酸。我最怕的事情是老师让我们登记家庭信息,该填什么家庭地址呢,我也不知道我的家在哪里,我一直都在不同的人家漂泊。才二年级的我,也学会了模仿爸爸的字迹,不是因为考得太差怕被惩罚,而是因为没有人帮我签字。拿了班里的第一名,却只能对着满分的试卷流泪,又或者是一个人坐在满是大人的家长会上,承受着好奇的眼光。那时的我,是多么需要帮助啊!我渴望一双温暖的双手,和一句简单的关怀。

    就在那时,帮助我的人出现了。

    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举办了一场“爱心妈妈手牵手”活动,活动的主题就是让志愿者和在校留守儿童配对,作为他们的“爱心妈妈”,给予他们温暖的支持和依靠。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跳得快得像要蹦出胸腔,我也会拥有一个“爱心妈妈”吗?不,我根本不敢去想象。可我是多么希望我也能有一个这样的妈妈,只要牵牵我的手,说说话,我就很快乐了。让我狂喜的是,因为优异的成绩和特殊的家境,我入选了这个活动。当我们站在“妈妈”们面前唱着《感恩的心》时,我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

    表演结束后,我见到了我的“爱心妈妈”。她是一个很温和、友善的女士。在和她相处几分钟后,我就喜欢上了她。她拿出给我准备的新书包和文具,我快乐得仿佛能飞上天去。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我一直珍藏着那个书包,甚至到了缝补了多次、已经认不出本来模样的时候,仍然舍不得扔了它。

    “妈妈”的手很柔软,和她的性格一样。当她看见我布满血丝的手时,心疼得掉下了泪。我低头看看自己冻裂的手,自卑地将双手背在身后。可是“妈妈”毫不嫌弃,将我的手拉过来握在手里,还拿出随身携带的护手霜为我涂抹。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护手霜这种东西,它能够帮助双手保持柔嫩,这就像“妈妈”给我的爱一样,让我稚嫩的心变得更加柔软。

    在后来的日子里,“妈妈”经常来看望我。

    从小就很喜欢阅读的我,收到了“妈妈”送来的书本,我高兴地简直不敢相信。在此之前我只拥有过两本属于自己的课外书,我是多么渴望能拥有几本课外书啊。终于愿望实现了,那几本书被我珍藏至今。每一本都被翻得破破烂烂,留下了岁月的痕迹,那也是爱存在过的痕迹。

    “妈妈”还鼓励我积极发表自己的文章。在她的帮助下,校刊上发表了我的处女作。看着自己的名字以铅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存在感。是的,在此之前我认为自己渺小得如同尘埃,可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发现了我存在的意义,原来我也能创造出价值,我也能带给别人一点影响。

    后来的我,在很多次作文中都写到这次志愿者活动带给我的改变。

    或许彼时,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你们,不会懂得这场志愿活动带给我的意义,但你们只需要知道,善良和爱心可以帮助融化寒冬里的坚冰。

    你们知道吗,传递爱心本身就是一种回报。别人一句简单的“谢谢”就会成为自己的加油站,感激的微笑能扫去所有的阴霾。

    做志愿者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世界和解的过程。你们会明白世界上虽然存在着黑暗,但我们能拥有那些温暖和真诚,我们也会发自内心去热爱这个世界。

    得到了志愿者的帮助后,我也去主动为别人伸出援手。在我小学四年级时,主动参加了一场去养老院看望老人的志愿活动。

    那是十分忙碌的一天。我提着给老人们的礼物跑上跑下,却丝毫不觉得累。当我给爷爷奶奶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后,他们都拼命鼓掌,一位年迈奶奶操着一口方言,说她有好些日子没这么开心过了,还有一位爷爷开怀大笑,说我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孙女。这些话都带给我很大的触动,我们也是会老的,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有人这样对我们嘘寒问暖,带给我们欢笑吗。我相信会的,志愿的火炬永远会代代传递,而这火炬也将传到你们的手中,再由你们的下一代继承下去。

    前面说过,我的后十年是在帮助别人中度过的。一进入大学,我就选择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利用较多的空闲时间去做志愿者。这一年里接触的大大小小的志愿者消息数不胜数,我也参加了十多场活动,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做过马拉松比赛志愿者,高尔夫大赛志愿者,市政务中心志愿者,图书馆志愿者,演唱会志愿者等等。闭上眼睛我都能清晰回忆起每一次志愿者活动中的点点滴滴。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场活动,是去一个小学做支教老师,给他们教授关于金融方面的小知识。

    当我拿出装满知识点的教案U盘时,却发现班级里的多媒体损坏停用了。好在之前已经做了满满的准备,我就利用存留在脑海中的知识临场发挥。小朋友们很活跃,反应热烈。他们都积极抢答,积极互动。到下课时我已经记住了班上大多数同学的样子。和想象中的疲惫不堪完全相反,我甚至不想下课,还要和这些孩子们继续相处下去。

    临到我要离开时,学生们都热情朝我招手。那一瞬间我唯一的感觉就是依依不舍。有的学生跑来找我要签名、联系方式,我被大家簇拥着,竟有了一种众星捧月的体验。几个星期后,我意外收到了学生们给我写的感谢信,就像是有温热的东西流过心间。

    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是完全放松的,完全不用去担心任何多余的事情。虽然我作为一个老师来教他们知识,可这完全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我在他们身上学习到了真诚、纯粹和毫无保留的爱,这些都是世间最难得的品质。我们互相传着爱和能量,这就是志愿者活动的真谛吧。那些帮助让事情变得简单,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像孩子一样。

    我的文采并不好,这也是一封简短的书信,道不尽我对你们的期待、鼓励和嘱托。世界上许多人成为民族的脊梁,也许我们做不出那些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只要我们将志愿精神永留心间,平凡亦可成就伟大。

    一名支教老师

    2019年7月19日

    特邀编辑:董学仁

一封寄往未来的信
敬老院里的志愿之旅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