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8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从文化工业的角度来说,商业色彩浓厚的《二十不惑》最终并没能跳出其他影视作品的窠臼。

“二十之惑”未被解答,只是浮于光下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 刘翊华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8月11日   01 版)

    扫一扫,看视频

    编者按:

    二十岁,是个青春未脱、成熟不达的年纪。二十岁的青年们,正遇到很多困惑,关于事业,关于友情、亲情,也关于爱情。所幸的是,尽管困惑不已,二十岁的他们总是对未来充满期待,即使未曾收获,也努力活得“不惑”。

    电视剧《二十不惑》试图回答这些青春中的困惑,讲述四个即将毕业的大学女生,在即将迈向社会的一年中经历一系列挫折,最终在生活和职场中收获爱与成长的故事。站在校园与社会的分水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也都有自己对“二十岁”的理解。本期青年锐评聚焦电视剧《二十不惑》,解读青年人眼中风华正茂而又充满困惑的二十之惑。

---------------------

    站在学校与社会的分界处,“二十之惑”是大学毕业生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从人生的选择到情感的冲突,《二十不惑》试图让四个特点各异、个性鲜明95后女生来给出她们的解答:她们的青春不迷茫。剧中,她们经历过挫折,也收获了成长,也许对于她们而言,她们正从明亮的青春走向明朗的未来,然而,这是否宣告了“二十不惑”呢?

    在剧中,四个女生既有特别的人设,也有共同的底色。姜小果是“小镇做题家”中的佼佼者,梁爽享受着丰厚的外貌红利,段家宝和罗艳则有优裕的家境足以给她们无限人生选择,而她们共同的底色便是率真,或者称“真实”。“吃货”段家宝从不掩饰自己对美食的喜爱,游戏“宅女”罗艳面对周围人的误解与排挤染了鲜艳的粉红色头发,而“高冷女神”梁爽面对广告商对罗艳的出言不逊果断违约,那时她并未想过她负债的信用卡。她们的形象多元、个性、充满青春活力,有着“选择的自由”。《二十不惑》充分描写了她们的情感细节,从友情、爱情到亲情,她们的形象从中丰满起来。

    然而,《二十不惑》对剧情的处理则陷入窠臼,她们的形象也变为浮于表面的流光。作为职场女性的姜小果依靠着与“霸道总裁”周寻之间的暗恋关系,而段家宝和梁爽则同时喜欢上赵优秀,原本属于她们步入社会的成长被边缘化,她们的单纯变得单薄,甚至流于标签化,而真实现实的复杂则被隐去。须知,是角色的性格和关系在推动情节,而非设计的情节在填充角色。相比于她们收获的没有太多笔墨的成长,也许她们所拥有的幸运已经太多。

    蕴含在角色塑造与剧情安排之中,《二十不惑》试图传达的价值观也值得深思。表面上,这是一个青春成长、追求梦想的故事,正如其海报明亮的底色,然而她们“选择的自由”从未真正成为选择题勾选选项的自由,正如海报前景的箭头——十二个箭头全部指向右边。在故事开头,姜小果的20岁愿望清单里就有“买人生中第一只名牌包”“再写5篇‘10万+’文章”等当代许多青年男女的愿望,她们的梦想迎合着当代青年的同时也在塑造当代青年,传达着一种看似多元实则单一的价值导向,而她们戴着光环分别进入金融公司和网红公司的职场,“普通人”普遍缺位的情况下,她们的回答也就不足以解开“二十之惑”。

    作为文化工业的产物,也许我们不能苛求这部电视剧太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剧中的人物是观众的映照,她们的“个性”正是观众的“共性”,我们看到的是不断被创造、控制和规范的虚假的文化消费者的需要,她们的梦想映照进人现实就会阻碍人的自主性的发展,人从具有“肯定”和“否定”两个向度的人变成只具有“肯定”向度的人。从文化工业的角度来说,商业色彩浓厚的《二十不惑》最终并没能跳出其他影视作品的窠臼,也就不足为怪了。

    青年编辑:赵晨琰

    责任编辑:谢宛霏

翟俊杰:永远热烈地拥抱生活
引导大学生从细微历史中见大时代
人物的对话很难写吗
莫言:写作的人越往后走,遇到的困难越多
姚杜纯子:在发射一线丰富自己的创作灵感
“二十之惑”未被解答,只是浮于光下
“Science”——科幻小说概念的“科学”血统
等我毕业了,我们一定去北京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