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8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雨停后,叶面上的雨珠似水银般摇摇滚滚,听着看着,仿佛置身于一幅江南水墨图。

闲夏看荷(散文)

申功晶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8月18日   12 版)

    农历六月入了伏,正是江南大热时节。屋里濡热,于是,我信步踱至郊外荷塘月色湿地公园,“荷塘月色”这个名字一听便让人联想到朱自清笔下诗情画意十足的《荷塘夜色》。刚踏入公园大门,便似落入了荷的包围中,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来形容,一点儿也不夸张,成群结队的摄影爱好者更是熙熙攘攘,挥汗如雨地用长枪短炮瞄准着“猎物”。

    我素喜清静,此情此景,脑海里浮现出白居易的《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索性雇了一艘小木船,坐在船内,船头破开水面,悠悠荡荡,朝着荷丛深处驶去,荷叶肥硕碧绿,高高擎出水面,中央的花骨朵儿开得娇艳,多为粉色,故古人常以荷花喻女子美貌,如:“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一个美女,能不恃色而骄,安安静静躲在一隅,恬静地绽放。因此古人又以荷莲喻女子美德:“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且看《聊斋》中有如花美眷荷花三娘子,《还珠格格》里有与微服私访的乾隆有一段露水姻缘的才女夏雨荷。《儒林外史》里的高人雅士王冕也是极爱荷花的,这位“天才画家”居然无师自通,画的荷花“像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

    暑热沸腾,荡舟荷丛,于十里荷花中徜徉,一阵阵清香从鼻端渗透至肺腑,其中妙处,自不消细表。古时没有空调、电扇,达官贵人在这荷花丛中“小资消夏”,整一桌子船菜,船家自备小锅土灶一只,现捕现捞鲜活鱼虾,做成河蚌烧肉、银鱼炒蛋、醉虾醉蟹、鱼头豆腐汤……等时鲜佳肴,而那做菜的汤汤水水,还是直取河中心的活水,再布置几道时令小食诸如鲜藕、咸蛋之类,一边赏荷花,一边品河鲜,菜香、荷香不分彼此,真真赛过活神仙了。

    江南多文人墨客,荷素有“花之君子”之美誉,在江南被奉为“六月花神”,因此,古代官宦文人多喜在自家宅第种植荷花,“江南可采莲,荷叶何田田”这等千古佳句,就像为夏天的拙政园量身定做的,池畔一景远香堂,便取自于周敦颐名篇《爱莲说》:“香远益清”;荷风四面亭,更是“四壁莲花,亭亭净植”。沧浪亭的荷花,更是别出心裁地种植在园外,更似园子的守护使者,让游人不入园,亦可一睹芳姿。倘若得闲,可坐于“藕花小榭”茶室,喝喝茶、翻翻书,重温一下沈三白和芸娘的浪漫爱情,道不尽的风流旖旎尽在窗外一池荷花中。读至汪曾祺的散文《荷花》中一段:“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不是我们常吃的那种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在缸底铺上一层马粪,厚约半尺……过个把星期,缸里就有小荷叶嘴冒出来。再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的花蕊,清香清香的”油然滋生一股亲切之意,不由忆及我那雅趣颇高的祖父,他老人家曾在老宅的正厅台阶旁的水缸里种植莲荷。江南多雨,下雨了,雨点打落在荷叶上“啪啪”作响;雨停后,叶面上的雨珠似水银般摇摇滚滚,听着看着,仿佛置身于一幅江南水墨图。

    而北方的荷,在作家孙犁的《荷花淀》里,则又是另一番气象:“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荷花在江南常比作窈窕淑女,到了北方就被看作钢铁战士。“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原本静谧祥和的消夏胜地却成了硝烟药火的抗日战场,荷叶也成了庇护抗战勇士们的安全所。我用荷叶折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这里比空调间更清凉舒适,我从一大清早待到太阳落山。船夫说,荷花到晚上要收朵,轻轻地合成一个大骨朵,待到荷花收了朵,就该吃晚饭了。

    责任编辑:龚蓉梅

闲夏看荷(散文)
粉红色的回忆(随笔)
赔偿(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