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十而已》打着“爽剧”的幌子在暑期档掀起了一波热潮。都市女性励志题材招牌的背后,有的只是变相的励志口号“三十而已”,表面光鲜亮丽的三位女主人公,仅会口头上的鼓舞,而没有实质性的成长。
柜姐王漫妮,她不讨喜的人设令我反感。游轮行政舱上“浪漫”的邂逅,使她遇到了有钱有闲的梁正贤。美其名曰,漫妮是爱他的,但她爱的无非是“虚荣”,是“诱惑”,是种虚假的“满足感”。因为就如顾佳所说的,从一开始吸引到王漫妮的,正是因为是在游轮的行政舱里遇到了梁正贤。他们的眼界格局包括经济实力都不在同一高度的,说白了,王漫妮其实就是物质女。明说自己不能接受“三人行”,可在得知自己“被小三”之后,依旧不依不饶,向着梁正贤相处七年的未婚妻赵静语解释着他们之间所谓的感情。忠言往往逆耳,顾佳想要用言语点醒她,得到的只是漫妮的恼羞成怒。长期生活在奢侈圈里的王漫妮想要的太多,骨子里有着三分虚荣七分势利,明明输得一塌糊涂还自命清高。嘴上说着“三十而已”以慰藉自我,却没有真正豁出去的勇气。
结局预告里的王漫妮,完成了魏总交代的任务,却又反悔之前的合约,以自己才三十而已的理由,想着拿十万余元的提成款出国读书。漫妮的逆袭靠的是贵人,但现实中遇到“贵人”谈何容易?既然是反映现实的女性励志剧,又何必铺张这一段虚假的“贵人相助”呢?过于理想化,没有任何铺垫就草草落幕的结局,很难使人接受。渐渐地,“出国留学”仿佛成了各大现实影视剧中最理想化的“逃避式”结局,不新颖不实际。给人感觉,《三十而已》这部剧的结局也就不过“而已”,高开低走的剧情走向难免会使观众觉得“无力”,中途弃剧。
我鄙夷王漫妮前期的虚荣好胜,却欣赏她后期的洒脱热忱。但演员江疏影在对此人物的塑造方面还有所不足,王漫妮骨子里的自尊与高傲无法显现,表情不够丰富甚至僵硬,仿佛无法融入角色,略显尴尬。可能正是因此,江疏影所饰演的王漫妮本是剧里一番,风头却被二番的顾佳给盖过了。因而,人物形象的成功,人设角色是一方面,能否完美铸就这个角色的演员更为重要。
“我们的今生不过是从岁月里借来了一把光阴,冠上自己的名字,走自己人生的节序如流”,年龄并非束缚成长的标签,我们亦不能将年龄变为无用的口号,而应在每一个年龄段里,去努力成就那个当下的自己。
安徽外国语学院 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