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9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融化坚冰的温暖阳光(纪实文学)

潘玉毅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9月01日   10 版)

    昆拉/摄

    这光,来自远方,微弱而温暖,而时光终将把点滴的光亮汇聚成灯塔,照亮黑土地上暗夜里的前行者。

-----------------

    这个世界上最美好最有效益的事情莫过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扶贫也如是。

    2019年2月24日至2月28日,一群电力志愿者在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钱海军的带领下,来到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

    志愿者们有一个心愿,就是让“千户万灯”精准扶贫和“星星点灯”精准扶智公益活动在当地扎下根来,发芽开花,茁壮成长。这也预示着吉林成为继浙江、西藏、贵州之后,“两灯”光明延伸的第四个省份。

    一

    当南方的花儿养足了精神准备盛开的时候,北方的风犹自被冰冷的空气包裹着,山上的积雪都未曾化尽。

    从杭州湾畔到冰海雪原,两地的直线距离超过2400公里。2月24日晚上10点,敦化的气温低于零下10℃,电力志愿者抵达之后,来不及适应那里的水土和气温,连夜工作到凌晨2点,部署落实为期5天的“光明行动”。

    钱海军的心里藏着一句话:“我们来到敦化,就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千户万灯、星星点灯这两盏灯照亮更多需要照亮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句话也是所有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第二天早上还不到8点,只睡了5个小时的志愿者们动作麻利地穿好工作服,将当天要用的改造物资搬运装车,准时出发。

    志愿者呵气成雾,辛勤劳作……

    北方的天气很冷,而他们的脸上却冒着热汗。

    二

    刘畅和刘响是家住敦化市贤儒镇城山子村的一对小姐妹。她们的父亲因为车祸于2009年去世;次年,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出门走失,再也没有回来;又过了几年,不幸再次降临,与小姐妹相依为命的爷爷告别了人世。

    据城山子村支书介绍,为了保证姐妹俩的生活,村里有专门拨给她们的孤儿金、低保金以及一些产业分红。许多爱心企业和个人也经常邀请她们参加一些夏令营活动,学校里的老师也很关心她们的成长。有暖阳,坚冰是可以融化的。慢慢地,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她们的性格变得开朗多了。

    这对小姐妹对用电知识知之甚少,也不晓得家里的电器、线路有什么隐患。看到志愿者将屋中的线路和用电设备仔细检查了一遍,她们又惊又喜,惊是因为诧异,而喜则是因为志愿者还为她们带来了炕桌和台灯。

    当桌子放到炕上,台灯的荧光亮起时,姐妹俩的欢喜都写在了脸上。

    姐妹俩现在都在贤儒镇中学读书,16岁的姐姐刘畅今年上初三了,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学校里稳居前五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她的梦想就是考进市里的实验中学,长大了做一名教师。14岁的妹妹刘响的功课虽然不及姐姐,但也名列前茅。

    姐妹俩晚上写作业经常要写到10点多,但是家里没有炕桌台灯,只能趴在窗台边的一台旧缝纫机上写。屋里仅有的一盏灯装在屋子的中心位置,靠窗写作业的时候,背对灯光,作业本上都是姑娘们自己的影子,影响视力。“以后坐在炕上也能写作业了,真好啊。”说这话的时候,姐姐刘畅眉眼弯弯,笑得很开心,妹妹则在一边腼腆地抿着嘴笑。

    志愿者许是不放心,还对她们进行了一对一的用电辅导,通过一些小故事,让她们感受到电力科普的魅力,将安全用电的意识深植于心中。

    等到志愿者离开的时候,屋外已是星光满天。

    三

    长白山区威虎岭东麓的黄泥河镇是“千户万灯”改造的重点区域。镇中的团山子村和威虎岭村,分别有几户贫困家庭的室内照明线路需要改造。

    2月26日下午3点30分,志愿者如约来到团山子村的曹玉华家。此时,电视里正放着86版《西游记》。

    老人看到志愿者非常开心。

    曹玉华一家共有六口人,有几名家庭成员智力上存在缺陷。老人居住的房子年久失修,虽然年前由村里出面请来电工进行过一次整改,但是改造并不规范,铜铝导线直接连接出现了氧化现象,加上冬春季节屋里热、屋外冷,线路受潮烧毁。户外也没有安装专门的漏电保护器,没有挡雨措施,存在许多风险。

    志愿者放下送给曹家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背起梯子,拿起工具在屋前屋后忙碌了起来。他们对室内存在隐患的线路全部进行了更换,并根据老人一家的实际用电需求以“私人定制”的方式设计开关、走线位置,并为其安装了规范的表箱和漏电保护器,避免出现短路现象。

    他们一边改,一边还不忘征求曹玉华的意见。这贴心的服务,让老曹一家心里都暖暖的。

    志愿者完成整改离开时,曹玉华老人站在门口一直看着,直到车子消失在路的尽头,嘴里犹自不停地说着“谢谢”。

    蛤蟆塘是威虎岭村下面的一个自然村,地处偏僻。村里有15户人家,主要靠种地为生,到了丰收时节,用牛车将玉米、大豆等作物运到镇上卖掉换钱,这一路,只单程就要两个多小时。

    58岁的程家友和44岁的欧阳斌是村里的贫困户,独居,单身。两人的住处有许多相似之处:两间小泥房,进去头一间是厨房和烧炕的灶台,另一间则是卧室,一条被子、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和一台电视是全部的家当。房间里很黑,满是灰尘,家里的线路也是几十年前的老线路,线径小,还是从房梁上走的线,万一短路极易发生火灾。

    2月27日,志愿者来到蛤蟆塘后,将程家友和欧阳斌家里那些老旧的线路全部拆除,依照原先的位置进行布线、安装电灯和插座,并将拉线开关换成按键开关,兼顾方便和安全。考虑到程家友自己搭棚子造了个“公园”,院子里东西比较多,晚上出行不便,他们还为他安装了两盏太阳能感应灯。

    线路整改结束之后,吸引了附近村民的围观。得知所有改造都是免费的,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千户万灯”所覆盖的区域不止黄泥河、贤儒二镇。按照后期规划,来自慈溪的志愿者将与国网敦化市供电公司合作,通过开展专业培训让“千户万灯”公益模式在当地长效落地。

    四

    “你们刚才滑滑梯的时候有没有感觉被电了一下?那个电就是静电。”

    “同学们,你们知道电是怎么产生的吗?”

    在志愿者进行“千户万灯”改造的同时,“星星点灯”也在黄泥河镇的威虎岭小学上演。

    “星星点灯”大课堂始于2012年,是慈溪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品牌项目,主要设有“电力知识ABC”“电力王国环游记”“跟着钱海军叔叔做志愿”三大类公益课程。

    7年来,该中心通过科普讲座、志愿服务体验等活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至今已组织近400期体验活动,上万名未成年人参与体验。

    为了给敦化的孩子们科普电力知识,提升他们的安全用电意识,志愿者们借此次延边行活动的契机,将“星星点灯”大课堂带入东北大地,并选择在威虎岭小学这所黄泥河镇唯一的村小进行试点,给该校的22名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课程从歌曲《小星星》开始,负责讲解的志愿者邀请孩子们一起体验静电球等仪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随后,他们通过漫画、图片、动画片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电力知识融入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教授孩子们安全用电知识。

    40分钟的电力知识趣味大课堂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尤其体验环节,孩子们围在讲解人员的身边,将手放在静电球上,看着一条明亮的光线出现,惊叹声此起彼伏。待到体验过后,孩子们更是大呼神奇。而还没轮到的孩子则追问“是什么感觉”,迫不及待地想要与同学分享感受。安全用电知识、节电小窍门……孩子们在趣味中收获了知识,满足感和幸福感溢于言表。

    五

    除了带去“千户万灯”“星星点灯”两大金牌项目,志愿者此行前往延边,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供“特色服务”,使扶贫帮困真正能够帮到人所需,帮到人心里。

    今年68岁的顾成明是黄泥河镇团山子村的村民,妻子和一双儿女智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自己又在2010年遭遇了一场车祸,只能拄着拐杖走路。2015年,顾成明家被纳入团山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经过政府的产业扶持和政策帮扶,老顾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但生活水平和用电质量仍相对落后。

    尤其当地农村普遍使用的都是露天旱厕,路旁没有路灯,厕所里也没有照明,上厕所的时候必需自带手电筒。由于腿脚不便,从住所到厕所50来米的距离,别人走走可能只需要一两分钟,老顾拄着拐杖比常人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要是下了雨,下了雪,就更难了。

    “晚上厕所没灯,黑漆漆,自己不是很方便,也担心两个孩子出意外。”顾成明说。这条冰冷漆黑的“如厕路”,让腿脚不便的他备受困扰。

    这一切,在这个初春时节,发生了改变。钱海军等一众志愿者来到他的家中,送了他一盏头灯,还在他家的旱厕中安装了一盏太阳能分体感应灯。这种感应灯不需要其他成本,只要光照充足,充电3个小时能用6个小时,解决了老顾一家路上和如厕时的照明问题。

    “不怕你们笑话,以前黑灯瞎火的,我腿脚又不方便,手里还得拿着手电筒,上个厕所都是心惊胆战的。”望着亮起的太阳能灯,笑容在老顾黝黑的布满皱纹的脸上漫延开来:“现在有了这个太阳能灯,以后晚上出来不打手电(筒),也不会摔着了。”

    除了顾成明一家,志愿者还在当地选取50户贫困户的露天旱厕安灯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还送去了米、油、鸡蛋等爱心物品。

    同时,针对当地贫困家庭学生没有台灯和床上桌,天气寒冷,不得不趴在炕上写作业的实际情况,志愿者准备了50套炕桌台灯,让他们坐着也能写作业。在送灯送桌的过程中,志愿者还一对一开展未成年人科普和安全用电教育,把科普实验家庭课带到贫困家庭,点亮贫困儿童心里的梦。

    这光,来自远方,微弱而温暖,而时光终将把点滴的光亮汇聚成灯塔,照亮黑土地上暗夜里的前行者。

    脚下的路亮了,它终将抵达远方的希望和梦想。

    特邀编辑:董学仁

融化坚冰的温暖阳光(纪实文学)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