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工作,技术攻坚
参加工作后的最初十年正是父亲人生的黄金期,春天的故事正从第十个年头向第二十个年头挺进。1989年,志气昂扬的大学优秀毕业生加入当时尚属筹建组的昆明盐矿指挥部,此后的十三年里,作为开拓者之一,父亲参与设计、建设和技术攻关,把这片荒地建成一个省属现代化重点企业。
改革开放的最初二十年,各行各业都在引进、消化技术,工业项目尤其依赖国外技术和装备的大量引进以期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昆明盐矿也不例外——使用瑞士政府的混合贷款引进制盐技术设备。这一项目的参与成员中就有那位刚毕业的化工系大学生。然而,项目设备的引进周期是漫长的,技术攻坚的过程也异常艰辛。从1989年开始建设,到1993年投产,再经过长期的技术消化学习,外来技术设备直到1998年才能正常运行,2000年左右才基本完全为国内行业消化吸收。从最初的技术员到后来担任车间主任,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磨成了准父亲,他青年时期的主要精力,都沉淀于制盐技术设备引进的攻关和消化中。
1993年至1998年是父亲的事业关键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共引进了5套制盐设备。昆明盐矿开展技术攻坚前,全国有3套引进设备未能成功运行。而1993年父亲他们厂引进设备投产后,设计、质量、产量亦均未达标。由此,厂内出现了两种观点:不少领导和老同志认为这一引进是失败的,肯定无法正常开设,希望改回原有传统工艺;但指挥部长、技术把关人员及包括父亲在内的几位参与整个建设过程的年轻人,都一致认为该技术有达标可能,而主要问题则在于须尽力满足工业生产条件——云南的盐矿里既有氯化钠,又有硫酸钠,在同一个罐子里分离时容易受参数变动影响产生共结晶,因此达不到质量要求,只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技术攻坚,依靠现有设备达到目标不成问题。
据理力争下,技术项目组最终得以长期在工厂现场开展实践和技术攻关。父亲等一众年轻人甚至放弃了到深圳特区、海南特区闯荡一番的诱惑。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98年,这套装置的生产基本达到质量要求,1998年以后还超出了原设计能力,当初全国同步引进的5套制盐设备,只有昆明盐矿的设备正常开设。这一经历也让父亲成为技术骨干,他回忆道:“最重要的是坚持,其次是钻研。技术的东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存在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就能攻克难关,这就是科学精神。”
后续国内引进的制盐设备和技术,正是在父亲他们探索的工艺基础上设计修改、逐渐成熟。如今,国内已可以自主设计、研发、生产。2010年,父亲又主持完成年产100万吨的自主研发制盐设备,运行正常。为云南省乃至祖国的制盐事业作出技术攻关的成就,正是父亲心目中最有价值、最富成就感的人生经历。
“变”中的一代人
工作在白驹过隙中步步扎实迈进,日常生活也逐步丰富、美满。然而在飞速发展的巨变时代,艰辛与不安全感也一言难尽。
刚刚工作时,父亲每个月工资仅为50元,1989年转为助理工程师以后,工资提高到80元,所得工资用于补贴家用和满足自身基本生活,几乎没有积蓄。1994年与母亲结婚时,他们仅有700多元存款。当时,一台电视机需要1500元,加上亲戚家拼凑来的700多元,他们得以购买了新婚最贵重的礼物之一——一台山茶牌电视机。厂里分配了住房,外公帮忙打制了一套木质家具,父亲和母亲添置了床铺,搬入新居,结了婚。直到三年后,他们才攒够钱购置了冰箱,两年后配置洗衣机,“结婚三大件”就这样慢慢配齐了。
父亲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0余年,提起这段时光,他感慨道:“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经历改革的压力和持续的变革中过来的,很少有安全感。”工作一段时间后,父亲工资慢慢提升,但很快又遇上房改,第一次房改时个人需付超过80%的费用才能得到产权,第二次房改需要付100%的费用。后来,他们又经历了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对父亲这一代人而言,个人工资不断提高、得以有所积蓄,但社会改革始终不断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竞聘、单位改革,加之宏观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他们这代人始终生活在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刚刚适应当下,就又面临变化。父亲的工作、生活经历,也是国家发展的缩影。
对于改革开放成功带来的巨变,父亲体会最深切的是两次出国经历的对比。单位的技术和装置由瑞士引进,因此1993年设备投产之际,作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父亲被派往瑞士进行培训学习。来到瑞士,看着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技术科技水平等远胜过国内,第一次出国的他颇觉震撼和羡慕。那时,瑞士居民每月工资约为两万人民币;而出国时父亲身上只揣了几百美元,什么都不敢买,什么都觉得贵。同行的同事们得出结论:中瑞之间至少相差一百年的发展,中国可能需耗费百年时间才能赶上瑞士的发展水平。
17年后的2010年,同是为了购买瑞士生产的关键技术设备,父亲又去了一趟瑞士,此行心理和购买能力的落差缩小不少:文化环境、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两国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整个城市的建设、基础设施及经济水平,国内外的差距已经较小了。如今回想此事,父亲感慨中附着信心:“这十几年间,国内的发展之迅速的确是没有想到的。当时觉得可能要100年才能赶上,但实际也就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也许再过10年,两国的发展程度就差不多了,因为现在中国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领域的先进程度,已经能够部分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这是当时完全没想到的,那时我觉得最快也需要50年。”
从初出茅庐的农村大学生,到化工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父亲的个人工作不断成熟、进步,生活也从一穷二白起家,逐步积累到今日美满舒适的理想境况。回想毕业以来自己走过的悠悠三十载岁月,父亲总结道:“国家发展了,个人生活、工作各方面也很成功,觉得很满足、很有成就感。”尖端技术引进攻克等国家发展的关键突破,正是建立在父辈乃至祖辈们兢兢业业、踏实奋斗、不断总结所塑造的基石上。正如路遥所言:“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每一代奋斗者都有理由为自己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而自豪。
亲历改革开放下的生活巨变是父亲这代人独一无二的体验,作为子女,透过父亲的口述,我仿佛也触摸到改革开放四十年这段叫人瞠目结舌的岁月,转身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直面未知的畏惧也转化为一探深浅的勇气。
“变”是恒常的主题,不变的却是探路辟荒的决心,即使起步于深山低谷。在故事开始的地方,两千多年前凿成的古道还在滇西云岭中穿行,而在平行于古道的云霄山腰或河谷低地,一代代开路者挥汗如雨,碎石筑桥,在大地上刻下向远山深处延伸的滇缅公路、大瑞铁路、302国道,乃至即将建成的高铁……好像共和国成长的脉络。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几经耕耘,大道替代小路,新路替代古道,新一代的青年借此踏足更远的异乡,开始探索新的人生路。
[教师点评]
作者的父亲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弄潮儿。以往我们对改革开放弄潮儿的描写多侧重于下海经商的企业家,本文介绍的是食盐制造领域的科技人才,呈现了不同视角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目标拥抱世界、追求卓越,人的精神面貌百折不挠、昂扬自信,这在父亲的“盐”味人生中均有体现。改革开放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作者透露了传承父辈精神的想法,使文章的主旨得到升华。
(点评教师:孙会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龚蓉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万耘吉(2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