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9月2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跟学王阳明

天生为人,立志而圣

——读《王阳明的六堂人生课(一):立志而圣则圣矣》有感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学生 仇士鹏(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9月22日   07 版)

    没有谁是天生圣人,圣人都是由人而圣。

    圣人的传承从不依赖于血脉与地缘,而是靠人们自发的觉醒。破却心中贼,立志而成圣,也正因此,人人都可成圣。

    圣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通过在平凡之路,在蒙昧与欲望中的行走与历练,逐渐显化命运藏在自己身上的使命,并把它插在原点,作为志向。再由此蕴养出心中的良知,并为它开光,将其结合到人类永恒的爱愿中,让它成为高悬在头顶、檐下以及日子的页眉中的一束光,指引他的前进。于是他也就成了光,发出了光。

    这样的志向,无关大小,只在乎善恶。就像一枚叶子转黄的愿望,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山呼,都属于秋天白露为霜的音色。对圣的评判,永远是从自身出发,是以个人的过去与未来为对比,而非是与他人相比,甚至排名。按照心中良知的要求,去行走,去实现,去修正,于是英雄与伟人是圣人,千千万万平凡的人也能成圣。在璀璨的星海之中,每一颗星星的光芒都不微弱。

    当然,个体确有差异。不过即使是燕雀之身,我们也不一定就要安其身,立其命。须知,立志圣而圣。如王阳明对王克彰所言,有志者未必事竟成,但无志而成事者却从未听闻。立下鸿鹄之志,才能产生能伸展出垂天之翼的基因。也许我们曾经只有一支笔,在超市它只值3块钱,但只要我们在为圣之路上不断求索,未来的一天,我们也许就能握住历史赋予的如椽大笔,去记录新时代的脉搏与心跳,在它的神话与传奇中写下自己青色的名字。

    在我们解锁命运的主线剧情前,无论是原地踏步,还是误入歧途,它都只会不动声色地注视着我们。所以我们偶尔也需要自命不凡,假想自己便是被时代所选中的人,从而活化沉睡的潜能。我们生命的广度与志向是息息相关的,它决定着我们的海拔与地平线。立志是人对圣性的投奔。这像是一个醒来的动作,目光从尘土间抬到了天上,触摸到了朝阳、霞光与天风。之前,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渺小的存在,而之后,日月星辰都在自己的世界中轮转,我们夺过了叙写命运的能力——把生命由外而内地建立,再由内而外地打开、升华,圣性的光便在脚步声中,一点点释放、腾空。

    不过,如果把立志当作化学反应,成圣就是生成物,而苦难则是反应物,穿越苦难是催化剂。我们总会被心中的贼缠住,甚至被偷走宝贵的初心,逐渐远离最初的道路。但生命的精彩也在于此。一马平川,一眼望到底的过程终究不如悬崖峭壁,山路十八弯更能让人感到生命的绝妙。也只有经历了沉沦,习惯了磨难,我们才能对生命固有的疑问给出独到的解释,保持对生活持久而坚韧的热爱,修葺自己世界观、价值观的免疫系统,让立志更加成熟、沉静,并获得继续跋涉与攀援的力量。

    俗语有言,“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作为新时代的继承人与新生力量,我们更应志存高远,践行良知,也许便是你我他中,有人能够在未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深思:科幻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
天生为人,立志而圣
视角决定你看到的是什么
2020年上海中考阅读理解 原文在这里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