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09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跟学王阳明

有血有肉王守仁

——读《王阳明的六堂人生课(一):立志而圣则圣矣》有感

吴天阳(23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09月29日   01 版)

    拿到《中国青年作家报》,《王阳明的六堂人生课》让我眼前一亮。王阳明,虽然我了解得不多,可我也知他创立了“阳明心学”,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

    一个已经逝去四百多年的人,他的六堂人生课能告诉我们些什么?我寻思着,带着好奇,仔细地阅读了起来。文章的开头便直接是一个问答句,原以为这个问答句过后,便会开始讲王阳明的“天才养成记”。谁知却出人意料,作者借用王阳明的身份,告诉我们王阳明只不过是个肯下笨功夫的庸人。

    第一堂课的题目叫作《立志而圣则圣矣》,刚开始我以为这种历史人物类文章应该是措辞深奥,语气沉沉。可是在作者笔下,王阳明走下了神坛,变成了一个有血有人的普通人。

    文章开篇引用了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的一句话,并由此展开了叙述。王阳明少年时也喜欢玩,也经历过叛逆期,王阳明在请教娄谅的过程中,被娄谅一句话点醒——“圣人必可学而至”。此后,王阳明便立下志向“读书只为做圣贤”,但立志读书学圣贤并非易事,迫于父亲压力,王阳明参加了科举考试,却与状元公擦肩而过,可他却并不伤心,并留下了“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的名句。王阳明也曾迷茫过,35岁那年他才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和方向。在王阳明看来,每段经历都能使人成长,自己虽然有过“五溺”,可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段经历帮助他完成了积淀过程,才有了日后的一朝顿悟。“求圣人之学而弗成者,殆以志之弗立欤!”在王阳明看来,只要确定理想和信念,并为之奋斗,就一定能够成功,“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

    第一堂看完了,我看到的似乎是作者对文章内容的考究和对读者的亲切。有人说,读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作者的文章很简单易懂,没有晦涩、空洞。在读者作者之间建造起一座桥梁,直达自己和读者的内心,讲好故事,传达美好。

    我期待着接下来的五堂课。

陈佳勇:文学是片自由思维、自由表达的净土
有血有肉王守仁
向畅销书写作靠近一步
他乡是故乡,家书何所寄
你眼睛里的光是我的星辰大海(小说)
大爷我是只鼠(小说)
舔碗
柳岸《文姜传》:情深而不诡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