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

郑州大学学生 袁悦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10月27日   04 版)

    扫一扫,看视频

    4月15日,湖北省武汉市雷神山医院,两名志愿者的衣服上写满了医护人员的签名。本报见习记者 鲁冲/摄

    编者按

    近日,抗疫题材电视剧《在一起》以豆瓣8.7的高分收官。该剧以“抗疫”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人物、故事为基础,用《生命的拐点》《摆渡人》《同行》《救护者》《搜索24小时》《火神山》《方舱》《我叫大连》《口罩》《武汉人》10个故事组成10个单元,以纪实风格还原了抗疫征程中普通人的不凡壮举,带领大家重温那段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感动时光。

    有人说,“感谢有这样的剧集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是如何戴上了口罩,又摘下了口罩”;有人说,“长在了观众的泪点上,任何煽情都不如真实的力量更动人”;也有人说,“几个单元剧水平参差不齐,讲的故事七零八落”……本期《在一起》特别策划,带大家一起走进青年眼中的这部“催泪神剧”,看当下青年如何理解“在一起”的力量。

-----------------

    《在一起》作为集结国内一线制作力量筹拍的一部“时代报告剧”,以“抗疫”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原型人物、故事为基础,通过艺术加工,塑造“抗疫”一线平民英雄群像,由10个编剧导演创作的10个单元剧故事组成,在全国疫情得到控制,人民生活有序开展之后,着实狠狠地赚了一把观众的眼泪。

    在同行抗疫剧《最美逆行者》“扑街”之后,《在一起》能取得极高赞誉最大的原因就是真实的平凡。因为真实,所以很难不被感动;因为平凡,所以才是观众想看的故事。因此在评价抗疫剧时,真实和平凡成了观众最基本的要求。

    《在一起》用10个故事带领观众找回了普通人最熟悉的感觉,在这场战斗中,拯救中国的不是神明,而是一个个善良勇敢的人。有刚毕业的护士小安因为害怕临阵逃脱之后,仍然噙着泪站回病房,经历胆怯之后的勇敢同样值得尊敬;有“一腔孤勇又如何”的外卖员辜勇,果决的逆行不带任何拖泥带水的解释;有陪病重儿子睡了几十天座椅的老奶奶,决定捐出儿子遗体供国家研究;有年轻的护士周周从一开始的委屈恐惧凌乱,成长为为死者庄重敬畏涂抹药膏的战士……抗疫剧最不需要的就是跌宕的英雄传奇,只需要一幕幕写实的画面就可以把观众牢牢地抓住,情景、对话、绝望和希望,因为带有了活生生的温度,才令人动容,令人感慨万千。

    《在一起》选取疫情期间的社会生活不同切面,纪实的创作风格、情绪饱满的台词、全员演技在线、聚焦细节处理都是其成功的原因。谭院长还没确诊时为防感染悄悄背对张院长吃面;张院长患有渐冻症走路不便;医生护士脸上愈来愈深的护目镜印子;防疫志愿者们夜晚逗留害怕回家感染亲人;演员全体素颜出镜;甚至是空荡荡的大街上有人抱着琴演唱《汉阳门》,总要有人在末日里唱着希望的歌……《在一起》胜在人物群像真实,不刻意美化疫情,不把英雄塑造成高大全的超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是方舱医院一开始厕所很脏、伙食难吃的问题都被写入剧集。

    《在一起》用不同导演、编剧及台前幕后演职员共同完成,不同章节必然存在一定的水平差异,但都传达了对于疫情抗战一线人民的歌颂。我们通常认为纪录片是纪实的、客观的、不带感情色彩的,而《在一起》作为采用了纪录手法的电视剧更带有感情、温度,拍的人更有情,被拍对象更有情,观众也更有情。缺少滤镜和特殊剪辑手法,时而将画面与现实记录切换,一些模糊的用手机拍摄的视频被搬上荧幕,这样的手法并不罕见,但至少这一次,《在一起》作为经过艺术加工的抗疫电视剧,确实因为带有充沛的感情,平凡的真实,更令人动容。

    责任编辑:谢宛霏

没有神的光环,你我生而平凡
《在一起》:疫情之下,我们永远不是孤单一人
最渴望的果实叫真实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