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故乡的秋

陕西宝鸡市金台区南坡小学教师 吴利强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10月27日   11 版)

    秋天到了,只见家家户户门前的柿子红了,像挑着一个个红通通的灯笼。霜降以后,树叶都落了,只留下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远看,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照得门庭蓬荜生辉。

-----------------

    故乡的秋是从秋收秋播开始的。

    我的故乡在陕西关中的渭北旱原,每到十月,正是秋收季节。这时,地里的玉米成熟了,一株株高挑的玉米秆怀抱着一个个黄澄澄的胖娃娃,洋溢着幸福的喜悦。一串串红红的辣椒缀满枝头,宛若一个个热情似火的辣妹子。一块块硕大的红薯已经耐不住寂寞,仿佛要推开土层的压力跳出地面。白皙而粗壮的萝卜已经探出头来东张西望,似乎要比比身量。红通通的胡萝卜细长而圆润,顶着一头羽状般的绿叶挨挨挤挤好不热闹。田野到处都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寒露节气一般在10月7日或8日,那时,田里的玉米棒已被农人们掰光运回家,玉米秆也被挖出簇拥在大路边,只裸露出一片褐色的平整的土地。秋种一粒粟,夏收万颗子。陕西的关中种植的都是冬小麦,冬小麦耐寒,过了冬天,待到明年的夏季才成熟。秋地(玉米地)在播小麦前要深翻一次,也就是用旋耕机把地表约20厘米深的土层旋耕一边,再使用播种机播小麦。旋耕过的土壤细碎而松软,最适合种子萌发和出苗。七八天过后,地里的麦苗便破土而出,绿油油的一片。渭北旱原的地形是平整而开阔的,放眼望去,一马平川,仿佛一望无际的绿毯。抬头仰望,天空湛蓝,飘着几缕白云,天高云淡,让人感到空旷而舒畅。平原的天是高远的,地是辽阔的,环顾四周,是一条清晰的地平线,地平线以上的天空宛若一个蓝色透亮的半球。虽然我们被罩在半球之下,但我们一点儿都不觉得憋气,反而觉得清新而自由。

    秋季是个丰收的季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大山里的板栗、核桃成熟了,川原的猕猴桃、石榴、苹果成熟了,坚果们、水果们赶着趟儿庆祝中秋节,仿佛是为了能在中秋节团圆似的。我们家曾经种植过苹果,冬季施肥,春季间花,夏季喷药防虫,给苹果套袋,等到秋季霜降过后就可以摘苹果了。霜降之前能摘苹果吗?当然可以,但是没有霜打后的苹果那么红,那么甜。摘了苹果,秋季的田野几乎没有其他果实了。这时,路边的许多杂草都已干枯,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目之所及,满眼都是绿油油的麦田。偶然,你会在路边、塄坎上、水渠旁,看到一簇簇的野菊花。它们顶着一朵朵小小的黄花,相互簇拥着,肆意绽放着,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诚然,它们就是秋的使者,在百花凋谢的季节,依然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为单调的生活增添无限的生机。

    等到地里播种上了小麦,农人们该忙碌家里的农活儿了。为赶节气种小麦,农人们在秋播前就已经摘了地里的辣椒,把辣椒运回家存放。种了红薯、萝卜、胡萝卜的人家,还要挖红薯、拔萝卜、刨胡萝卜,只有把这些腾出地才好种小麦。现在,小麦都种上了,回过头来大家又开始忙着剥玉米、绑辣椒、切萝卜缨,还要把红薯下到地窖里藏起来过冬,等到需要时再取出。这时的农家小院里热闹起来了。

    你看,一串串红红的辣椒挂上了墙,一个个黄澄澄的玉米棒搭上了架,一堆堆萝卜、胡萝卜、红薯堆放在一起,白的白,红的红,绿的绿,惹得人不禁垂涎欲滴。萝卜带叶子的这端是绿皮,根部这端是白皮,人们认为绿皮这端的萝卜甜。于是,我们用刀从绿皮这端切起,切成一个个的圆片,就像一个个面包圈。然后用手剥掉外圈的一层萝卜皮,就可以慢慢享用了。虽说这边甜一些,但总带着些辛辣味,或许,这便是萝卜特有的味道吧。而胡萝卜却完全相反,它略带些甜味儿,口感生脆,越嚼越香。在秋收的这些天里,人们最常吃的就是煮玉米和蒸红薯。煮玉米棒要挑嫩的,人们首先用指甲先掐一掐玉米粒,看是否能掐出汁液来,能掐出汁液的玉米棒说明很嫩,煮出来也甜。经过水煮的玉米棒吸足了热量,如果着急拿起会烫手。所以,大人们经常用一根筷子串一个玉米棒交在孩子手中,并叮嘱他们慢慢吃,别烫嘴。煮熟的玉米吃起来香甜可口,令人齿颊生香。红薯一般搭在屉笼中蒸熟吃。蒸熟的红薯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剥掉一层薄薄的皮,露出黄灿灿的瓤,轻轻咬一口,绵软香甜,令人口齿生津。乡村的早晨,炊烟袅袅,村庄里到处氤氲着红薯和玉米的香甜。

    渭北旱原的气候最适宜种植泡桐和杨树了。只要一到乡村,远远地就看见这儿一片树林,那儿一片树林,其实那不是树林,而是许多树木环绕的村庄。可以说,有村庄的地方就会有树木,树木是村庄的伙伴,也是人们的庇护。一叶知春,一叶知秋。人们根据树叶的变化了解四季的变化。泡桐花开的时候,人们知道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当泡桐叶飘落的时候,人们知道秋天来临,气候开始变冷了。秋天来了,最先落叶的是泡桐,其次是杨树。十月左右,泡桐叶子和杨树叶子已经落了满满的一地,风吹日晒,它们已经变得干黄而松脆,一旦有人踩上去便发出沙沙的响声。此时,杨树的叶子还没有完全落光,金黄的叶子稀稀疏疏地挂在枝头,一阵风起,就像一只只黄蝴蝶在翩翩起舞,随之,又有一些轻飘飘地飞向地面。近年来,农家人在院门前栽柿子树已蔚然成风。秋天到了,只见家家户户门前的柿子红了,像挑着一个个红通通的灯笼。霜降以后,树叶都落了,只留下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远看,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照得门庭蓬荜生辉。这种景象,如同人们所期盼的那样——日子红红火火,事事如意。

    此时的菜园,没了夏季的热烈与多彩。黄瓜、西红柿、豆角、白菜、甘蓝、芹菜等都已耐不住风寒而停止了生长,有些藤蔓和茎叶已经枯死,只有菠菜在秋风中疯长了起来。你看它们叶大肉厚,翠色欲流,似乎与秋寒在较劲。看着它们满血复活的样子,让我不由得想起“暗送秋波”的词语来。秋天,菠菜长得正旺,明里、暗里,都可以送啊,哈哈……大葱和蒜苗也当仁不让,它们身着绿色的军装,身姿笔挺,傲然屹立,似乎要与风霜抗争到底。栅栏边,篱笆旁,菊花、鸡冠花、牵牛花正开得火热。俗话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可见,在夏天的众多花草中,牵牛花可以算得上是宠儿了。“秋菊能傲霜”自不言说,可柔弱的牵牛花也来凑热闹。你看它们挺着腰杆,吹起紫色、蓝色、红色的大喇叭,好似奏起一支支嘹亮的凯歌。它们又像一个个穿着各色艳丽裙子的仙女,惯看秋月春风,笑谈人间是非。古代诗人张志真这样描写鸡冠花:“红红发髻绿绿袄,昂立花间不会跑。盛开长夏秋天里,犹似雄鸡欲报晓。”鸡冠花的花型就像是爱情的火焰在熊熊燃烧一样,因此,花语中具有真爱永恒的含义。有人说:“穷人种菜,富人养花。”可是,我看现在的农村,农人们不仅种菜,也都养花。看来,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生活富裕了,情趣也高雅了。

    故乡的秋,我爱你!

故乡的秋
秋雨赋
2020年上海中考阅读理解题原文在这里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