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我的火炕情结

河南延津县无线电技术学校教师 郭俊良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11月17日   11 版)

    我的火炕情结源于我儿时的特殊情感。

    秋季来临,天气转凉,父亲就要开始为火炕用柴操劳了。要想火炕热乎,就要在秋冬季节准备大量柴草。记得那时,父亲除了给街坊邻居婚丧嫁娶、修房盖屋帮忙之外,准备烧柴是最重要的事。那时村前村后大树上干枯的树枝,沙冈边路沟里刮落的枯叶,荒坡上河道里一望无际的枯草,田间地头废弃的秸秆,都成为我家烧炕的好材料,父亲起早贪黑,风雨无阻,用背篓箩筐硬是把我家的小院变成了一个个用木棍扎成围栅的小柴山。

    童年的冬天,是火炕陪伴了我,那里是我冬天的乐园。

    冬至过后,天气一天天寒冷起来。“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九寒天,火炕越来越显得重要。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时节,父亲为我家储备的大垛柴草就会义无反顾地为我家发光发热。当我家的烟火通过灶膛通过火炕冲出烟囱冲坡屋顶展示英雄气概的时候,街坊邻居叔叔婶婶们会到我家串门,一家大小街坊邻居围坐在热炕上,家长里短的闲聊着,满屋子温情四溢。只有父亲不怕冷,为填饱饿牛般的灶膛忙里忙外。

    因为年幼,火炕就成为我最好的伙伴。我在上边玩玻璃球,弹杏核,折飞机,扎风筝,做万花筒。更令我难忘的是,母亲在烧柴的时候,会在炭灰中烧个红薯、玉米、花生、毛豆、大枣、蚂蚱之类的,母亲看着我嘴馋的样子,就会给我这些“小吃”解馋。

    母亲在烧火做饭时,还会给我讲些“道理”。母亲不认字,不讲大道理,也就是些谚语之类的,譬如“小来偷针,老来偷金”,“兄弟齐心,黄土变金”,“莫学麻雀嘴,要学蚂蚁腿”,“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有钱多买粪,没事少赶集”,……这些朴素道理,或多或少指引着我人生的航向。

    傍晚时分,我坐在火炕上,透过锅灶上氤氲缭绕的水汽,看灶下熊熊的火光,把整个房间照得通红,母亲瘦削的脸庞染上美丽的红晕,我感到安全、满足和幸福。

    天黑下来了,父亲和哥哥姐姐们拖着疲惫身躯从外边归来,放下农具,放下书包,抹上一把脸,一家人围坐在火炕上,灶火间,踏实地吃着饭,温馨充满这间小屋。

    火炕是我最珍贵的记忆,它凝聚了父亲的辛劳,母亲的汗水。那是我的乐园,是亲情凝聚的地方,那是父母给我的最温馨的港湾。

    时光飞逝,火炕在我们这一带早就成了历史。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空调暖气已取代火炕。火炕,留下的是温馨的、抹不去的记忆。

蟋蟀的秋天
收割秋天
我的火炕情结
世界那么大,青年参考带你看一看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