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小铁没有吃饭,早早地就上了床。他睁着眼睛,在黑暗中看着天花板,远处时不时传来火车的轰鸣声。“爸爸,我想你了。”
一
小铁的爸爸是司机,开火车的那种司机。
从记事起,爸爸似乎就很少在家,每次回家,小铁爸爸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小铁抱起来,然后用胡子扎小铁,小铁每次抗拒着说不要,但还是一边乐呵呵地在笑。
小铁有一次问爸爸:“如果你不在家,我想你了怎么办?”
爸爸说:“想我的时候你就听火车的鸣笛声,那就是我在和你打招呼。”
“可是每天有那么多的鸣笛声呢!”
“所以我一直在跟你打招呼呀。”
二
小铁家离车站很近,所以每当有火车鸣笛经过,小铁总能听到。事实上,整个城市就是围绕铁路而修建的,在车站方圆五公里内,都可以听到火车的汽笛。而这里的人们大多数都从事着和铁路有关的工作。
上了小学后的小铁渐渐懂事了。如果爸爸是周末回来,小铁妈妈就会带着小铁在车站等。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所以小铁总是会和旁边小超市里的爷爷聊天,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在学校的故事。
每当看到爸爸从车站的门口走出来,小铁都会欢呼雀跃地跑过去,然后扑进爸爸的怀里。这时爸爸就会问小铁最近有没有听妈妈的话,小铁呢,就会很有信心地“嗯”一声,紧接着快速躲开爸爸伸过来要刮鼻子的手。在玩闹过后,爸爸和妈妈会一人拉着小铁的一只手,朝家的方向走去。
在小铁的记忆里,这永远都是最温馨的画面。
三
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大家自由发挥,画自己想画的场景,然后再给同学们介绍。
于是小铁就画了一列火车,火车头里有一个人,他把手伸出来挥舞着,似乎在和谁打招呼。轮到小铁介绍的时候,他站在讲台上,把画用两只手拿着放在胸前,“我画的是我爸爸,他是一名火车司机,他可厉害了,上班的时候会用汽笛给我打招呼,这样我就知道他在哪里了。”
老师故意装作惊叹的声音说:“你爸爸这么厉害呀!”
小铁自豪地点点头,然后又不好意思地笑了。
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眼神。
有一段时间小铁的学习状态很不好,状态不好的原因是小铁在班上的一位好朋友要转学走了,他将要去往很远很远的城市,小铁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和朋友见到。小铁爸爸知道后在家里为两个孩子举办了一场告别的小聚会,在聚会上,两个孩子约定,每个星期都会通一次电话,并且不论过多少年都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聚会结束的第二天朋友就搬家走了,小铁爸爸也继续去上班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家,小铁先去吃饭,然后做作业,做完作业了就和妈妈一起看电视,等到夜深了就被妈妈赶去睡觉。
和白天的喧嚣相比,夜晚车站的鸣笛声似乎更加清晰可闻,躺在床上,鸣笛声透过窗户传进来,散落在屋子的每一处。
而这鸣笛声,总会使小铁莫名的心安。
四
后来随着城市范围的慢慢扩大,城市最初所在的区域,被重新定义为了这个“新城市”的一个区,但这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言,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影响。
那些仍从事铁路行业的,被大家称为“老铁路人”,而其他行业的,则被称为“地方人”。无论是在铁路还是地方,人们都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时的小铁刚刚上了初中,学业开始越来越繁忙。小铁爸爸依然在开火车,常常会申请加班,想要多跑几趟车以多挣些钱,不知不觉中他的身体就没有以往那般硬朗了。即便如此,爸爸在小铁心里的形象依旧是高大而不可替代的。
十二岁生日的时候,小铁收到了他的生日礼物。
那是一辆崭新的赛车。
好几次路过自行车专卖店小铁都对它目不转睛,于是爸爸就明白了儿子的心思。这辆昂贵的自行车花了小铁爸爸半个月的工资,这也是第一次小铁爸爸给儿子买这么贵重的礼物。
收到礼物的那天,小铁在马路上骑了整整一个下午。
五
一天正在写作业,忽然门铃响了,小铁打开门,看到了爸爸的同事李叔叔和张叔叔。李叔叔看起来神情有些凝重,但他在见到小铁后脸上勉强挤出了笑容。
妈妈在客厅为两位叔叔沏好了茶,两位叔叔则以“好好学习”为由让小铁回屋子去看书。
李叔叔和张叔叔在客厅与母亲低声交谈着,时不时发出几声叹息,小铁依稀听到了“火灾”“勇敢”“牺牲”的词。他悄悄打开门,想要听到更多的内容。然而此时谈话已经结束,大家都沉默不语。
透过门缝,小铁看到了正在掩面哭泣的母亲。
原来,小铁爸爸开着的火车在经过一个山洞时着火,火车被迫紧急停车,小铁爸爸协助车长疏散车上的人们,大家都平安无事,他和车长却因为吸入了大量有毒气体而昏迷,被送往了当地的医院抢救。车长因为身体素质更好一些脱离了生命危险,小铁爸爸却……
在家里面商量了很久之后,第二个星期的周末,妈妈决定把这件事告诉小铁。
小铁愣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然后他跑进房间里锁上了房门。小铁把头蒙在被子里,眼泪止不住地流。
远处,偶尔会传来火车的汽笛声,和这么多年来一样。
可是他知道,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
六
后来,小铁变得十分叛逆,但是这种叛逆只是在外面才有,从不会在家里表现出来。久而久之,小铁周围聚集了一帮和他一样叛逆的少年们,小铁也被这帮少年们亲切地称为“铁哥”。
叛逆的少年们和街边的混混不同,混混们是寻衅滋事,这些少年却是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活动来燃烧他们的不安和躁动,比如说打篮球,或者郊外骑行,他们甚至还一起去学过跳街舞。
不知不觉中,小孩子们已经快长成了大人。
有一年清明,小铁和妈妈去给爸爸扫墓,那天正好下着小雨。
扫墓的人很多,但是墓园里却分外的安静。妈妈将一捧花放在墓碑前,看着碑上的字念叨了几句,然后悄悄抹了抹眼角。小铁则在碑前跪下,认真磕了三个头。雨滴落下来,将墓碑和地面打湿,小铁缓缓站了起来,一言不发,他的心似乎也连同墓碑被雨给打湿了。
回去的路上天气渐渐放晴了,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妈妈把头贴在小铁的背上,两个人什么话都没有说,但却又胜过千言万语。
那天晚上小铁没有吃饭,早早地就上了床。
他睁着眼睛,在黑暗中看着天花板,远处时不时传来火车的轰鸣声。
“爸爸,我想你了。”
一滴泪最终从眼角流出,落在了枕头上。
七
小铁妈妈退休的时候小铁正在上高二。
为了找些事情做,小铁妈妈和小铁舅舅一起开了一家小商店,租的就是曾经车站门口那个老人的店铺。因为车站进行了翻新和扩建,迎来送往的客流量很大,所以商店的生意还算不错。周末没事的时候,小铁和表妹都会去商店帮忙。
如果没有客人,小铁就会给刚上初中的表妹辅导作业,表妹爱玩,讲题的时候常常神游天际,这让小铁很是头疼,不过好在表妹比他聪明很多,有些题一点就透,并不让人劳神许多。
其实小铁曾经交往过一个女朋友。
女生是那种活泼开朗的类型,两人的兴趣爱好又有些相近,所以在认识之后很自然就走到了一起。这份感情持续了大概有两年多。
最后分开的原因很简单,女生喜欢远方,她想要尝试更多不一样的事物,而这些,似乎是小铁所不在意的。因为女生觉得,只有历尽千帆看尽沧海人生才有意义,作为地方上的人,家庭富裕的她有此观点并不难理解,而且也有一定的条件可以实现。小铁在犹豫了很久之后,最终没有挽留。
在他看来,心之所在亦是远方。
八
很多年后,小铁大学毕业了。
他没有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返回家乡在铁路上当了一名安全巡视员。
那年表妹考到了南方一所很好的大学,临走时小铁去车站送她。在上车前,表妹问了他一个问题:哥,你学习那么好,为什么还要选择回来做这个工作呢?
小铁想了想说:因为我是铁路的孩子呀。
责任编辑:龚蓉梅
西北大学学生 吴嘉琦(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