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志愿之光照亮生活(散文)

仰王志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0年12月15日   09 版)

    志愿活动是一盏小灯,志愿者的行动则是电源。有人居于光亮中不知其意,但世界既有黑夜,便有人需要灯,需要微弱的光明,需要传播光明的人。

    ---------------

    曾经有段岁月昏暗无光。

    2016年暑假某天,妹妹突然流鼻血不止,父母慌张地带她去市医院检查。回来后,父母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开始收拾行李。母亲对妹妹说准备带她去南京玩几天,未提到我,但那种沉重的气氛让我不敢心生半点嫉妒。妹妹睡下以后,我听到家人窃窃私语和喑哑的哭声,像是寂静之中的一场冰雹,轰然一声,砸到了我的心头。

    妹妹竟患了白血病。南京之旅,目的地是南京鼓楼医院。

    我和母亲留在家里。看着远去的车,我哭不出来,因为总有人需要坚强,我多希望能为这不富裕的家做点什么,甚至想过众筹,想过寻求政府的帮助。但自己的力量是多么卑微,激不起一朵浪花。

    我曾想,我的力量真的没有任何价值吗?

    无助感如同日食降临。从妹妹住院那时开始,家中的温度低了一大截,好像刚刚迎秋也即将入冬。眼前光线昏暗,我也变得冷冰冰。

    就这样,2018年高考落幕,我与一本失之交臂。记忆里父母常安慰我,但我从不吱声,之后毅然决然填报了远在重庆的一所大学。这儿,有陌生的人,有陌生的土地和空气,让我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在陌生中找到自醉的孤独。

    然而,事情又波折地出乎意料。

    开学时学院里组织部的面试,又一次针锥似的捅进我本就潺潺的伤口——面试的四个男生中,我是唯一被筛下来的那个。我的情绪好像重庆的天气一样,灰蒙蒙地被一层雨雾笼罩,浓稠得快要滴出水来。

    在昏暗无光的日子里,我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面试的时候来的人很少,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带着羞涩或是自卑。我羡慕、嫉妒一些同学,他们一身才华,拥有资本,在看着鲜亮的一些团体里争奇斗艳。

    我怀疑过,青协是否只是一群平淡无奇的人安置灵魂的地方?幸而,重庆的温度不低,居然逐渐融化了我的冷漠。

    “你是我见过的新生中最优秀的一个。”这句评价来自学长认识我一个月后与我的谈话。在我心中,这句话就是一艘人生的百万吨巨轮,带我一面负重,一面前行。似乎也是这句话,让一个孤独的人在陌生的城市开始有了家的归属感。

    短短一学期里,我去过三次幼儿园,两次敬老院,还去过老年大学、启智服务社区,去过学校旁的十字路口、大小街道……所有珍贵的记忆都凝固在一张张暖色氛围的志愿合照里。学长每一次活动的陪伴指导,每周必带我们摆龙门阵(聊天谈心),多像在为我浇水施肥。

    内心的种子破土了,我感受到了久违的阳光,是熟悉的温暖。不知何时起,习惯了主动把志愿活动的照片分享给远方的父母,也偷偷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他们面前放大。

    春天缓缓来了,我脱下穿了几季的皮袄。与孩子们在一起我笑得像他们的同龄人一样;陪伴老人时感慨时光易逝,我怀念起远方的家人;关爱智障人士时,我从对他们的抵触害怕,到破冰后逐渐触摸到一颗颗善良纯粹的心。

    于我而言,志愿者生涯不只是大众化地实现人生价值。这好像是人生考试中的一份答案解析,替我解答了过往的疑惑。

    我的力量虽小,不能如鲸掀起惊涛骇浪,亦不能如虎豹有雷霆万钧之势,但志愿者们每股力量的凝结,每次微公益的践行,难道比起孱弱流水汇成江河,比起驽马不舍之功,有何不及吗?力量实小,价值诚贵。志愿者们相聚青协,同样怀揣理想,我们曾平淡无奇,但灵魂变得丰满,迟早熠熠闪光。

    有同学嘲笑我说,加入青协有啥意思,就是为了加个志愿时长去评优评先吧?

    我摇摇头从不回答,但心里早有答案。志愿活动是一盏小灯,志愿者的行动则是电源。有人居于光亮中不知其意,但世界既有黑夜,便有人需要灯,需要微弱的光明,需要传播光明的人。感谢志愿之光照亮我的生活,从此我也开始传播光明。

    特邀编辑:董学仁

志愿之光照亮生活(散文)
雪域高原上,科技之花绽放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