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银杏叶是一位神奇而美丽的女子。正是这神奇而美丽的女子,让这原本冷清的秋天骤然变得热烈起来。
---------------
一夜秋风至,遍地黄金甲。时值深秋,我们北方这座城市,不觉叫人眼前一亮:秋风给银杏树染上了金黄,片片银杏叶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远远望去,像一片祥云笼罩大地,蔚为壮观。此时,银杏树成了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银杏,又名白果,其树为高大乔木。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所以,银杏树的长寿象征深入人心。又因银杏叶酷似心形,人们赋予它爱情的象征,寄托两个相爱之人最后合二为一。
宋代李清照在《瑞鹧鸪·双银杏》写道:“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柑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她将双银杏(又称并蒂连理果)比作患难与共、不离不分的恋人,赞美银杏有玉洁的肌肤,冰清的风骨,连果中佳品柑橘也逊色三分。
初春,银杏树沐浴在和风细雨中悄悄萌发新叶,一片片叶子翠绿欲滴,小巧玲珑,像一副副翡翠耳坠,又像一把把小小的绿扇。
夏季,银杏树枝繁叶茂,树荫浓密,像一把把撑开的绿绒大伞;一株株连成一条绿色长廊,供人树下避暑乘凉。
秋季,银杏树被浓浓寒意逐渐染成金黄。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寒意渐浓,银杏叶先从边缘泛黄,就像给绿叶镶上了一道金边。慢慢地,黄色不断地向内扩散,不到半月,整片树叶都变成金黄的了。宋代张无尽的《咏银杏》诗中有一句:“鸭脚半熟色犹青”,比喻贴切,形象地描绘出银杏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深秋,银杏树金黄,在阳光下闪着亮光,显得格外耀眼。此刻,草地是碧绿的,银杏树是金黄的,天空是湛蓝的,云朵是雪白的,远远望去,眼前就像一幅色彩明丽、自然和谐的水彩画。一阵秋风吹过,黄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漫天飞舞。飘落的银杏叶越来越多,越积越厚,如同给大地铺上一层松软的地毯,把大地装扮得格外亮丽,美不胜收。
微风习习,落叶缤纷,树影斑驳,给银杏林增添了些许浪漫和诗意,吸引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你瞧!有的漫步林间,有的闲坐树下,有的捡拾树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拍照合影……似乎,这美丽的风景,也美丽了人们的心情。
以前,我总认为,银杏叶落地,再没有别的用处,只能化为泥土罢了。若不是那年上幼儿园的儿子用树叶拼图,我还真不知道银杏叶有那么神奇。
那次,按照老师的要求,我和儿子到公园里捡拾了一些叶子,用一片金黄色的银杏叶做狐狸的头,用两片小小的石楠叶子做狐狸的眼睛,另外几片红色的石楠叶子分别做狐狸的耳朵、身体和尾巴,不一会儿,一只金狐狸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更没想到的是,在微信朋友圈,我看到这样一组芭蕾舞造型,这些芭蕾舞演员形神兼备,生动活泼:她们时而单腿蹲,时而小踢腿,时而大踢腿,时而缓慢,时而伸展,时而空中划圈……谁会料到,这一系列协调、优雅的舞蹈动作,居然是由一些大大小小的银杏叶和叶柄拼合而成的。原来,银杏叶是一位神奇而美丽的女子。正是这神奇而美丽的女子,让这原本冷清的秋天骤然变得热烈起来。
我见过纸质书签,铁质书签,可是,从来没见过用银杏叶做书签的。有一年初冬,一个喜爱书法的朋友竟然在银杏叶上题了字,做成书签送给我。只见几片金黄色的银杏叶上用毛笔写着“落情”“秋韵”“淡然”“慎独”“惜福”“雅趣”“念念为安”,朋友的书法笔力浑厚,自然飘逸,像极了她本人的品性——质朴无华,从容优雅。平日里读书,随手拿起带着淡淡清香的书签,不禁让人感到欣喜,也让我常常在想:生活里除了忙碌之外,要是能多几分闲情雅致该多好啊!
谚语云:“银杏树,聚宝盆,又长树,又养人。”“想发财,白果树上来。”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银杏为白果,白果有很高的医疗和食用价值,可以“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清代张璐璐的《本经逢原》中载银杏果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可治疗“疮疥疽瘤、乳痈溃烂、牙齿虫龋、小儿腹泻、赤白带下、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症”。银杏果可以入药,也可以食用,能给人带来益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所以,银杏树的美不仅在于外表,也在于本质。
“满地泛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寒暑相代,夏去秋来,看见满地翻滚的银杏黄叶,才忽然惊觉,一年又过去了。又是一年银杏叶黄时,金灿灿的银杏树美丽了一座城市,也美丽了人的心情。
陕西宝鸡市金台区南坡小学教师 吴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