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网络文学作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海南故事,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网络文学在海南建设自贸港的大背景下,如何与影视文化融合发展,助推网络文学更多地改编成影视剧;如何联合海内外渠道多线、多端发展,有效助力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扬帆出海……
12月5日至6日,来自全国的网络文学作家代表、专家代表、平台代表,以“网络文学与新时代影视文化的繁荣发展”、“后疫情时代的网文出海”和“自贸港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融合”为主题,就“网文出海的模式与路径”“文化自信与网文海外传播”“自贸港与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泛娱乐产业链与网文生产”等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打造文学青年向往的圣地
“2020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自贸港网络文学与电影发展论坛”活动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办,海南省网络作家协会承办。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在论坛上表示,海南自贸港属于国家战略,在当今全球化面临复杂情况的态势下,进行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文学不能缺席,网络文学不能缺席。中国作协将积极助推网络文学发展,特别是助推网络文学的IP化。
他提议在海南创建一个文学创作基地,为广大作家提供写作的场所。海南将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有望建成中国东盟文学国际交流中心,成为文化产业的网红打卡地,成为东南亚网络文学青年向往的圣地。
中国网文迈入规模化出海阶段
推文科技副总裁杨阿里对《中国青年作家报》记者表示,“对于自贸港的建设来说,网文出海是从文化的层面进行建设,另外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也有很高的匹配度。”
在杨阿里看来,中国网文出海,经历过几个阶段,最初是网文在国内火了之后,通过出版版权输出,变成出版物单本出海;后来国外网文爱好者,自发聚集在一些论坛,例如武侠世界,随后这些头部作品得到批量授权,这是网文依靠内容,在海外有了吸引力,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推动。
“在这个阶段,以起点为代表的中国网文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也一同出海。经过几年的开发、储备,并且经过AI翻译技术助力,以及资本的加持助攻,目前中国网文进入规模化出海阶段。推文科技国内上线了推文出海网,为作者提供一键出海通道,并且定制适用于出海的作家福利计划。”杨阿里说。
谈到未来的方向和发展,杨阿里介绍道:“接下来,推文科技也希望与更多作家和企业建立合作,共同打通网文在海外的全产业链,争取在海外出现更多Made in China、更爽更宏大更有想像力更有网感、能够全球通行的大IP,成为新时代连接全球的网络文化使者。”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网络文学报告》,2019年IP新改编数量达9656部;此外,也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11月,播放量排名前十的网络剧中就有9部是IP改编剧。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杨晨说:“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影视改编的富矿,也是如今IP产业的大势所趋。阅文现在有890万作者,1340万部作品,平均每年新增作品以十万、百万计,这其中具备影视开发潜力的作品至少每年也有上千部。”
在杨晨看来,“网络文学与生俱来的商业性质和贴近读者的特性,使得网络文学IP具有非常强的粉丝属性与社区属性。读者的评论不仅可以给作家最及时的反馈,也能够充分提炼故事亮点、响应粉丝诉求,通过粉丝共创去完善作品的世界观、人设,探索故事拓展的可能性。”
“网络文学在短短20年间发展出玄幻、仙侠、都市、历史等数百个类型,这些类型不仅拓展了当代文学的范围,也为影视提供了海量的故事素材。网文IP自带的流量和关注度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和消费基础,为影视剧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宣发机制。网络文学与生俱来的商业性和贴近读者的特性,使网络文学作品的评论量不断提高。”杨晨认为,网络文学的生态性可以帮助新时期影视实现更好的价值回报,网络文学的实时性和年轻化能给影视文化带来最贴近当下、最贴近年轻人文化思潮上的新东西。
形成自贸港新的文化产业
有着多年创作和影视改编经验的海南省作协主席梅国云认为,“在移动互联技术不断发展成熟以后,资本让电影失去了文学性。作家会是未来影视编导的构成主体,当影像创作发展到任何作家都可以像在纸上书写那么简单的时候,创作者一定都会选择影像创作。”
梅国云表示,海南将大力支持本土网络文学队伍的发展,尽快推进网络作家村的落地建设,不断吸引更多的网络作家和平台入驻海南。同时大力推动优秀的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和IP深度开发,促进网络文学与影视,与动漫、游戏等等产业联动,以网络文学为重要抓手,形成海南自贸港新的文化产业。
“网络文学是全球媒介的一部分,是整体全球网络文艺的一部分。”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邵燕君表示,中国网络文学有成熟的发展机制,庞大、分层的职业作家群体,流通、完整的生产机制,以及挑剔的粉丝群体。这些条件决定了网络文学在中国的文艺中起到孵化器的作用。她以《庆余年》的改编为例说明,改编网络文学一定要抓住原著精神,同时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受众变迁改变内核,把原著中的亚文化观提纯后加入到主流价值观中去。优秀网络作家应该明确相对小众化的创作,保持核心优势,为大众化的创作和IP的改编提供不断更新、探索的活力和源头。
作为知名网络作家,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鱼人二代从自身创作的角度谈了他的思考。他认为,“目前的网络小说改编剧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小说人物性格和影视化后的人物性格差异比较严重,尤其是主角的性格,主角是一部小说中的灵魂,是深入到读者内心中去的。尤其是原著读者,或许对一些剧情的细节记不清,但是对于主角是个什么样的人必然记忆犹新。当他看到的影视剧人物和心目中不符的时候,不满的情绪就会放大,觉得这个不是他们想要的。其次是小说剧情和影视剧情存在很大差异的问题。在改编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新的东西是没问题的,毕竟影视方也是想呈现出一些不一样的精彩给读者。但是过多的修改,甚至大改,会让原著读者产生质疑和落差感,导致书迷直接大批量弃剧。”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何弘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正进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网络文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游戏、动漫、影视提供了丰富的源头,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在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举办之际,在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讨论网络文学与电影,需要用一个新的观念推动网络文学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好的故事,也要推进网络文学与影视、电影的合作,推动全方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周伟
本报记者 只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