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1月1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沁水之畔的小城

阴志勇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1月12日   07 版)

    砥洎城这个地方,虽然十多年前就已经很偶然地从电视里看到过,但这样肤浅的印象根本就架不住岁月的冲洗,久而久之便淡忘殆尽了。但缘分终归还是缘分,郭峪古城导游姑娘关于阳城产铁的一句漫不经心的介绍,就不可思议地照亮或唤醒了我记忆深处那么一点点关于砥洎城的依稀模糊印象。于是在当天的行程中,便顺势增加了如此偶然却非常浓重的一笔。

    正如其被赋予的看似高冷古怪的名号一样,小城也正如深藏闺阁般不被人们所熟识,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名号,恰恰注定了其神秘内敛的气质。虽然距离远近闻名的皇城相府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但比起皇城相府的人头攒动或周围商业的繁荣兴盛,小城几乎就是与世隔绝了。即使是在国庆假期,停车场里也只有区区两三台车子,城门洞里闲坐的两名姑娘算是景区仅有的旅游从业人员,以至于城门两侧高悬的长串灯笼也显得有些凄冷孤寂了。

    天空多云,空气却很透彻,上午下过的小雨,把古拙淳朴的小城又冲洗了一遍,小城就更加清幽静谧了。听导游姑娘介绍,我们走进来的南门是小城仅有的一道城门。另外,只有城墙北临沁水的一面,建有一道石梯,可经水门上下进出,并乘坐舟船抵离。站在北面的城墙上,俯瞰沁水缓缓流淌,而整个城垣正坐落在三面临水、大致半岛形状的山咀上。可见,此城正如砥柱一般立于沁水之上,而这段沁河在古时被称为洎水,这大概就是砥洎城之名的来历了,确实是名副其实的。

    谓之砥柱,因为这真正是一座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的钢铁之城。自城墙的外侧还看不出什么端倪,但进入城内,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墙上如面碗大小、似蜂窝一般横向排列的无数坩埚。原来,正是因为这里自古产铁,且冶炼术发达,铁器产业兴盛。不但富足了一方,还生成太多废弃的坩埚。聪明的先人便想到以坩埚垒砌,以卵石填塞,以铁埽灌注。如此铸城,不但弃物利用,而且城池坚固,五百多年来不见塌陷破损,真正是铜墙铁壁,历久弥坚。

    谓之砥柱,又岂止于铜墙铁壁?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的古城里,随处可见其他体现军事防御的设计。这里的街坊布局不见一个十字路口,大街小巷都是以丁字路口彼此相接,若没有当地人引导,外来客往往是如入迷宫,盗贼和入侵者情急之下想必是晕头转向而慌不择路了。在这里,相邻院落有窄通道连接,相邻街坊有过街楼横跨,四方八邻因此自成了一套防御体系,只防外敌,不避邻里。

    谓之砥柱,又岂止于军事防御?物产的天赋带来的是经济的繁荣,经济的繁荣又带来了文化的昌盛。这里只明清两代就出了五个进士,13个举人。有文化了,出去做官的人多了,自然会对乡土建筑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地方不大,但民居却是非常讲究的,且还有几处颇为壮观的高宅大院。在悠长的巷子里,高墙也显得更加雄伟了。这其中就有清代数学家张敦仁故居、康熙御厨郭璋府第。行走在世泽坊的狭长巷子里,两侧宅子的门楣匾额也自成一道风景。淑善、谦益居、承德广业,从这些儒雅凝重又古朴沧桑的行楷大字里,无不透着宅子主人对于人生与世事的感悟和向往,也无不透着他们精神世界之砥柱。

    责任编辑:谢宛霏

舌尖上的早晨
在黔江遇见棕榈树
沁水之畔的小城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