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1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读课文·解析

古人的寂寥(散文)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 毛凌硕(20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1月19日   14 版)

    《李端公》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偶读一篇古文,恰值梅雨时节,花色正浓。屋外春桃已谢,浸润在小雨滴答的大理石板。时人或许会为其生不逢时而稍感悲戚——若是开在千年前的古都,或可向下生长反哺自然,也能为意气风发的孟郊走马观花间落成名垂千古的词篇——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走马观花,好一个闲情逸致,但这也是建立在孟郊金榜高中,进士及第的欢愉之下的。我们的哲人孟郊提携清酒,轻着麻衣,捻着缰绳在马背上幽幽吟唱。郊外云翳窦开,春色烂漫。那时的桃树点缀着未谢的依人,蕊瓣沾着晨间的露水笑迎春风。

    ——好一个百无聊赖。

    若只是散心观景,倒也无所谓孤。但我们的孟郊是提携着清酒,在花团的拥簇与马蹄的嗒嗒声下度过一日的光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可今人不懂古人的寂寥,不理解究竟是怎样的心境才能效法古人数十年如一日,在“独我”的境界中独善其身。

    ——古人是寂寥的。是思妇,是游子,是鳏寡,是独居深山,是宦海沉浮,是烦闷失意的寒门子弟,在朱门外看见容颜倾城。多年后他功成名就,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古人的凭吊往往推物及人。纵使一壶清酒也难消却心间的醉意,因而只能寄情天地山水,风光自然。他们没有信息时代的通达与乐趣,在遥寄家书都要茕茕盼上数月、每日独守空楼期许鸿雁南归的时代,世人心间便是一片绿洲。承载着鸿鹄旧梦,星接翼轸,承载着济世安国的不世青云;承载着托书山水的无所眷顾。此间种种,任由后人评说。

    古人的住处大多不如今日这般人流如注,寻得一隅静处都是奢望之求。他们每日听着茶余饭后的几声鸡鸣,便又回念起曾几何时的点点滴滴。但成家之人终要离家。他们这些人或怀着建功立业的宏图伟志;或揣着江湖声色的风流潇洒;或念着昨夜花楼下的女子;或悼着魂归一方的故知。他们怀揣着形形色色的念想,在夜店逆旅相遇。彼此不相熟识,萍水一场,因此无所忌惮的将陈酿心中的美酒吐露。野店昏暗的灯光下,是一群没有身份的人。他们不问男女老少,来自何方,有的只是将那些山林里的缄默、市巷中的嘈切把盏化夜长谈。因为失去身份,行为言谈也无须粉饰,大大咧咧地说着些昏俗之语。继而天明,便拾掇好各自的行装,向诸位道一声“再会”,便各奔东西,书生继续进京赴试,谪官继续宦海沉浮。

    古人是寂寥的,但并不因此空虚。在陈酿的五味诗歌中,一枝梅花便是一隅天地。更何况天地山水。而今人的生活或许物质丰裕,也难掩参天古树下精神世界的空虚与茫然。古人坐拥一亩三分地,更有哲人的朝不保夕,风餐露宿,却能据此安身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古人的精神天地有如辽阔的太仓宇宙,广大精微,细水长流。他们终日坐看红尘变迁,阴阳开合,往往情至激愤,引吭高歌;或没于市井,买上三两小酒,在楼阁落漆的角落遥看天际长江;或隐于草莽,安顿了镖车,酒罢在碗背上刻作“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留待后人品察。

    ——茶酒文化是话古论今皆不可脱离的亘古绵绸。酒是古人精神世界的寄托,其酽、纯、清、厚、香、辛、苦、辣一应俱全,无所不包。因之,美酒的酸甜苦辣与饮者的喜怒哀乐两相照应,彼此相融,以至物我两忘。

    在那个放浪形骸的年代,免不了战火纷飞,兵燹不绝。但正是在此等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哲人举杯邀月,自诩无尽,他们守得清贫耐得挫痛,与尔同销万古愁。

    但在醉后,愁色更浓,寂寥愈清,失意愈切,有的人干脆大醉不醒。这尽管称得上是一种逃避,却也是对人生落差的暗自悲慨,是对守得寂寞的最好诠释。

    “刘伶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这是何等的洒脱者!洒脱到心外无物,洒脱到赌上春秋,埋骨青山而弗悔。

    但对酒当歌之后,仍要归于寂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高悬不落的明月,也没有饮不尽的曲水流觞,陈王乐宴终究是佳节难觅。大多数人,在毕了这难逢的庆旦之后,遁归平凡无奇的人生。也有些人耐不得尘世的聒噪,埋名青山——如文首的卢纶,在山水间涤尽人世的驳杂之后,却相逢了旧时的故人。“耐得寂寞”的由措在故知的跟前显得苍白无力。一阵云崖嗟叹之后,方知自己终是要食那人间烟火,终是免不了那俗尘搅扰。

    可想那刘伶在洒脱之后,若真归于沉寂,埋骨于此,便要忍受上一番那亘古如一的虚无。这片空空如也的虚无,便是踽踽世间酝酿的无上寂寥。

    而这份寂寥,便是天地间与春秋共饮的一味佐药。古人在寂寥中出生立世,在寂寥中蝇苟偷生,在寂寥间厚积薄发,陈酿磨饰,在寂寥间,吐出气吞天地的万古愁情。

    岑夫子,丹丘生——

    责任编辑:龚蓉梅

古人的寂寥(散文)
一盘永不结束的象棋(随笔)
我的朋友“金秋九月”(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