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3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早安,我阔别已久的祖国(散文)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 李芊逸(19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3月02日   12 版)

    去欧洲留学前,祖国在我的概念中,并不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词。

    疫情刚在欧洲出现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在附近药店里买了几个口罩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刚买完没多久就派上了用场。当时还没停课的我们急匆匆地跑去再买,却不想药店里所有的口罩早已售罄。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每一个没课的下午我们都跑出去找药店,只要是地图上所有能搜到的,还包括从老师同学口中问出来的,不论远近,我们一个都没落下。就这样我们也没买到几个,有时候在一家药店总共能买到5个以上就算运气好了,通常还是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后来,我还在商场买下过最后几个工地防尘口罩,虽然明知道可能起不了什么作用,但还是要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

    为了个人安全,我捏着仅有的几个口罩,打算买足必需品就立刻躲好不再外出,但是空无一物的超市货架却提醒着我:少出门?不可能!

    因为城市储备的不足,疫情刚爆发的那几天里,几乎所有超市和百货商店都被抢购一空,而且根本补不上货,我们囤不到足够的生活物资,不得不频繁地辗转于各个大小超市之间,指望着能找到一些尚且留在货架上的食品。有的时候,一天跑下来累得够呛,却连一包意大利面都没买到。

    很快,数着日子过变成了数着口罩过,愈发捉襟见肘的口罩储备再也无法支持多次的、长时间的出行,可是减少出行就意味着宿舍里存粮紧缺,加重的疫情使超市里反复出现食品断货现象,我们必须更加频繁地去超市才能补齐必要的食物,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我对此束手无策。

    不光是我,我的同学们同样在这个怪圈里挣扎,然而我们连时常串门互相排忧解难都做不到,因为已经没有足够的消毒水,实在太怕交叉感染了。

    后来欧洲采取了紧急政策,部分超市勉强能摆出一些米面、肉和蔬菜,虽然大多不是那么新鲜,可选范围也急剧缩水,但保证附近的住户不会挨饿倒也算绰绰有余,但口罩和消毒水等物资依旧抢手,市面上几乎没有这些东西。

    6月底正是炎热的夏季,食品腐坏速度很快,病毒的脚步却不见任何减缓,大部分人的防疫物资见了底。那些日子,大概是我们这些年少不知愁滋味的学生们,第一次清晰感受到死亡的阴影在自己的头顶盘旋。

    直到有一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同闪电划开了黑夜,使馆派车为我们送来了“健康包”,里面装着大瓶的酒精、成包的口罩、浓缩泡腾片等物资,红色的大口袋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收到物资的那天我很惊讶,因为国内仍在与疫情艰苦斗争,我所在的捷克也不是什么留学生聚集的国家,人数甚至还不够英美等留学大国的华人学生数的零头。但使馆的回答是,即使在如此艰难的时候,祖国依然不会选择放弃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公民。收到健康包后,我们立刻联系了父母和老师报喜,然后一起给大使馆写了感谢信,感谢那些鼓鼓囊囊的红色包裹将我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终于有了消毒用品,我们不约而同地增加了出门采购的次数,但生活依然不太容易,我所在的区域遭到了病毒严重的冲击,这个以旅游业维持运转的城市从来没有如此冷清过,街上几乎不见行人,无数餐厅和酒馆闭门谢客,不久后挂上了“待售”的木牌。更严重的还有城市的中心,平日里最繁华的地方,马路上很久都看不见一辆轿车,只有几分钟一趟的公交车呼啸而过,但从窗户里也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的人连三分之一都没有装满。

    之后的几个月我一直躲在宿舍里,几乎没再出过门,来自祖国的珍贵物资又送到了第二波、第三波,生活迅速回归正轨。一直到回国的时候,我们身上都还装着健康包里的酒精和口罩,终于踏上回家征程的我们,身边有祖国在保驾护航。

    回家的路上不免许多艰辛,先是机票在临出发前一天取消了半程,我们不得不急匆匆地收拾了行李,连夜赶往德国,再从德国飞到莫斯科才能回到正确的路线。订新票、步行很远去打车、在机场办理新的托运手续和登机牌,我们从深夜忙到天亮,才终于搭上了用两个螺旋桨就能带动的老式飞机,却没想到在德国还有新的难题。机场公告上却写着必须有核酸检测证明才能登机,检测证明我们是有,不过是出发前做的,在德国能不能用谁也说不清。彼时我们已经取了行李,每个人都带着一百多斤重的物品,在道路设计十分曲折的机场里来回奔走,询问知情的工作人员,从早上走到下午,竟然一无所获。

    谁也说不清楚具体要求,咨询台里也是空的,我们累到走不动,最终还是决定重新做核酸。于是又花去两个多小时,当天下午4点,我们吃上了启程两天以来的第一口饭,一个被水汽糊潮的半冷的汉堡,尝起来却比得上山珍海味。

    30多个小时连续负重跋涉磨得脚底起了两个水泡,泡又磨破了变成硬茧,直到在上海的隔离酒店住下,大门关上时锁眼发出“啪嗒”的反锁声,我一直紧绷着的精神终于放松了,都没来得及激动一会儿,直接倒头就睡。一觉从下午睡到第二天清晨,眼睛还没睁开就听见楼下公交车报站的声音,我才终于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

    早安,我阔别已久的祖国。

    责任编辑:龚蓉梅

早安,我阔别已久的祖国(散文)
冬日暖阳(散文)
雪落无声(散文)
落日颂(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