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3月0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个作家和他的第二十一次进藏的收获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 何向阳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3月09日   01 版)

    扫一扫,看视频

    何向阳,系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著有《自巴颜喀拉》《思远道》《人格论》等,获鲁迅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图为徐剑(右)2020年6月18日在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乡羌麦村盐湖帐篷里,采访羊驮盐驮队最后一位老羊倌布玛老人。达娃平措/摄

    徐剑,著名军旅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出版有《大国长剑》《东方哈达》《原子弹日记》《大国重器》等著作。

——————————

    缘起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回首2012年年底,党中央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2017年将精准脱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2020年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党中央造福人民的决心、摆脱贫困的举措历历在目。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信史”,为新时代中国留下“小康印记”,是历史赋予中国作家的重要机遇,也是中国文学义不容辞的时代担当。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作家没有缺席,党的十八大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小康进程里的关键节点、典型人物、重要事件为书写对象的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及被改编成的影视剧,在读者观众中深具影响。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不断激发着作家编撰“地方志”式的创作热情,2019年9月,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中国作家协会启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作为这一创作工程的实施部门,遴选全国20余位优秀作家,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扶贫的足迹,奔赴全国重点扶贫地区,采访遍及吉林延边、河北阜平、陕西周至、甘肃定西、宁夏永宁、新疆伊犁、湖南湘西、贵州贵阳、四川昭觉、江西井冈山、安徽金寨、福建宁德、云南鲁甸、内蒙古赤峰、山西岢岚、山东章丘、江西赣州、河南兰考、河北张北、西藏等地,这一工程拟以一年为期,于2020年底整体推出20多部“来自脱贫攻坚第一现场”的优秀报告文学。

    在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参与者中,徐剑是最后一个出发的,他刚刚完成一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长篇作品,就又背起行囊奔赴西藏精准脱贫的现场。

    说实话,纵然有他20次进藏的经验在先,但作为“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具体实施部门的我们,刚开始也不能不为他要去的地方之广袤、所深入的19个脱贫县的走访任务之繁重捏一把汗,曾几次与他电话微信,问询采访日期和写作计划,出发的日子就这样越来越近了。

    我还记得,2019年年底我们举办以“历史视野下的脱贫攻坚与新乡村书写”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他满载着从深入生活中带来的收获出现在我们面前,做了激情洋溢的大会发言。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他本来计划出行的采访日期再度延后,这期间的五个多月间他在河北写完《天晓——1921》一书,10天之后,5月24日,在偶发的疫情还没全然解除情况下,他背起行囊毅然进藏,的确,作为这一创作工程的20多位采访者的最后一位出发者,虽然距工程最终要求完成书稿并出版的时间,只差不到7个月,但他的目的地,仍然没有丝毫缩减,他的采访地图铺开来,是——“ 从藏东重镇昌都入,沿317国道,入藏北,环大北线,再从羌塘无人区挺进阿里,转入后藏重地日喀则,最后止于拉萨、山南、林芝。走完西藏最后一批脱贫县,等于环西藏行走了一个圆弧。”

    当然,这意味着,他要在一步步高升的海拔下完成采访,意味着,他要在农区、牧区、无人区间不断穿越,他要挑战刚刚“攻”下了一个历史的高峰之后再去攀登另一座现实的高峰,这场攀登同时也包括对他自己生命高峰的攀援考验。本着一个作家对于时代的责任和文化的使命,他没有任何想删减自己目的地的念头,相反却是从容而肃穆地走上征程,他要从对生命禁区的数度穿越中,取回他珍贵的“金青稞”。

    千山

    “他”就这样出发了。

    作家化身于“他”的这个第三人称的人物,在我们的目光下变成了一个行动的人,一个寻找的人,一个跋山涉水的人。

    然而,“他”的出发,遇到的是邦达下雪,航班取消,转飞香格里拉的设想也因那里下雪航班取消,他果断迅速改签,飞玉树巴塘机场。到了去意已定之时,任谁也改变不了他的行程了,由昌都入,由林芝出,最大限度地走。谁都知道,昌都险,那曲苦,阿里远。但那正是他要抵达并用脚步丈量的一个个地方。

    在微信中我不间断地关注徐剑每天的行程,一个时期,几乎每晚看完他的微信朋友圈发的现场采访照片,才能安眠。他在蓝天之下,高原之上,裹着厚实的衣服,他的脸因为在高原的缺氧反应而稍稍有些浮肿,然而他在手机中的照片上的形象,他和那些藏民在一起时的形象,却永远是情绪高昂的。他的脸晒红晒黑了。他的身体经由高原阳光的沐浴而更结实强壮了,他的脸上毫无疑问带上了千山的纹理馈赠。

    他能取回“金青稞”吗?他好像从不怀疑。那行字是:“他一点也不犹豫。”他的底气是什么?什么是他一直走下去的支撑?

    他的底气是:35年间,20次入藏。这是第21次。他的底气是:20次入藏带回的《麦克马洪线》《东方哈达》《雪域飞虹》《坛城》《玛吉阿米》《灵山》《经幡》7部书。第8部书应该是呼之欲出的。他的底气是,以第21次入藏的书写,完成自己文学创作的盛年变法,以一种地理海拔的高度,完成一次精神意义上的文学海拔的高度攀越。这与其说是他的底气,不如说是他的目的,而以他对西藏的接近与了解,他的更大的目的在于,西藏,从象雄古国、吐蕃先普,一直梦想着一个农耕文明的香巴拉、弄哇庆,一个不愁吃,不愁穿,样样有的神仙世界,在现实当中有了实现的可能和实现的结果。他的任务是一个记录时代的作家最普通不过的任务,忠实于发生在雪域高原的人们的生活与精神的双重变化,是他此行的使命。

    归来之后的《金青稞》一书,题记中徐剑引用了松赞干布的遗训——“我想要普天之下的老者,老有所养,不再冻死风雪;我想要苍穹之下的幼者,幼有所托,不再流落街头;我想要艽野之远的弱者,弱有所扶,安得广厦千万。”那是他要去求证的现实。

    而他最大的底气就是: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短时期内实现这么大规模人口的脱贫,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做到了历朝历代都未曾做到的。倾一国之力,动员政府公务员和大型企业管理层住村、帮扶,实现中国人的千年梦想,中国共产党做到了。这是一个党员作家行走高原、书写人民的最大底气,是他对自己能够从生活中带回“金青稞”的最大的文化自信。

    有意味的是,作家徐剑这一次选择了“他”作为叙事者,这个第三人称的“他”的设计是有深意的,“他”的设计,使全书有了一个更客观的“观察者”,而与作为书写者的“我”拉开了一定距离。这是一个公共的视角,这个“他”同时也是一个行动者,一个实践者,一个以一种“采访者”的视角,深入到一个个地点,而与一个个地点中的一个个人发生联系,并成为一个个事件的感知者。这种叙事风格的建立,让我想到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许多以乡村为书写对象的作品,这是一个“外来者”的更客观更冷静的眼光。这种设计,使得整体叙述建立在一个更加客观公允的基础上,使得所看所察所观基础上的所得所感所记更加真实、清晰、有力。

    于此,千山画卷向他展开了。52天的行走,5000米以上的海拔,白天密集的采访与夜间补充能量的吸氧,急病的来去,一路的咳嗽,天地的苍茫,内心的充实,人情的炽热,那万里寒山之中所有的奔赴与行走的繁难与艰苦,因有那样强大的底气与自信,而变成了可以对话可以交谈的心灵坦途。

    青稞

    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这个“谁”在作家心中的分量是贵比千金的。他的所有书写,他跋涉的出发地,他书写的对象,他文字的最终归宿,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必须心如明镜,毫不含糊。 如此,那千山的秘密、那青稞的收成才可能向他摊开与吐露。

    从结构上讲,全书虽在大的架构上是“千山”图谱,“藏东卷”“藏北卷”“阿里卷”依次展开,是以一个作家行走的地理为框架而搭建的,一眼看去是地理的构成。但仔细研读,它的内里结构却是“青稞”集成。是一个个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新生活、在小康路上行进着的人——像是一粒粒的青稞组成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那“青稞”的意味还包括有一个个文字的由来。它们,在内里的意义上是一致的。

    于是,我们读到了然奇的故事。然奇腿有残疾,但49岁那年这位康巴汉子要出去看看,告别了妻子和族长,成为守着碉楼过日子的帕措人家第一个走出上罗娘村的人,幸福村,水电站,135平方米的二层藏式房子,工资,补助,脱贫,他的朗声作答中毫不掩饰现在的生活给他带来的幸福。

    于是,我们读到了班登的故事。这个对亲人们许下诺言——“等我挣了钱之后,我会回来将你们一个个接出去上学和享福的”的芒康人,他的梦想与创业同时也是在大的政策推动下用自己的勤劳换来的,酥油,砖茶的路途,8年的坚持,8万元买下的房子,最终他一一兑现了对亲人们的诺言,在八廓古城安家后,7个孩子都被接到拉萨,受到很好的教育。

    于是,我们读到了多贡的故事。这个以自家一百多头牦牛换了别人家八百多只阿旺羊的地地道道的羊倌,不仅自己一年实现了20万元收入,还以技术扶贫的方式赞助散户,让同村建档立卡户的脱贫羊的存栏数保持在50只以确保繁殖。这是一个已经迈进小康的人家热诚待人帮扶他人的好故事。

    这些原生态的故事,如一片在高原土地上长出的青稞,它们是那么地丰硕,以至于奔走中的作家都来不及全部记下它们,它们拔节、抽穗的过程是那么动人,从高原上下来的作家放下了行囊就迫不及待地书写这些曾深深地拨动着他心弦、让他流下热泪的一切。

    金子

    中国作协“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截至目前已陆续出版了20部作品,其中9部列入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8部与英国、德国等海外出版社签约英文版。这些作品引发了社会和读者的广泛关注,也必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自豪,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作家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在已经出版的20部作品中,《金青稞》是第20部,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对于徐剑个人而言,这是他20余次入藏的一个特别的生活体验的总结,同时也是他以前7部写西藏题材作品的创作上的一次艺术上向往“豹变”的自我期许之作。无论如何,这是一部一个“他”奔向高原而以群体“我们”的和声完成的交响。

    2020年脱贫攻坚题材的创作从数量上讲可以说达到了以往历史创作的最高点,当然艺术上堪称精品的力作仍需时间的打磨和岁月的认定。如何从火热的生活现场取回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学的“金子”,所需的仍然是对于写作者本人的考验,那是艺术的收获,也同时是人格的冶炼。就是说,你若要炼出金子,你必须是一个有着高超炼金术的炼金师,或者这么说,你得是一块“金子”,你才能炼成“金子”。

    这些方面,《金青稞》的书写,为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如何出精品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这里,我们不妨用几个关键词予以梳理。

    首先,初心。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身为一个对自己的写作有要求的当代作家,他必须是他所处的时代变革的最有力的在场者、见证者和记录者。徐剑的西藏精准扶贫纪实,列入创作工程,虽是“受命”之作,但从该书后记中看,他的立意在于对乡村题材写作中一度出现的与时代变革相脱节的一味写愚昧或兀自唱挽歌的不实叙事存在不满,这些叙事在他看来不仅与生活的真实相脱离,而且在哲学、美学上也没有找到新的视角,乡村的书写仍不能不承认还存在着观念滞后的现象,他的初心是向往将一个真实的西藏城乡的新貌通过真实的书写展现出来。作为一个20次入藏的作家,他是真心为第21次入藏看到的高原人民生活的变化而高兴。出发点与落脚点,真就决定着文学的样貌。

    第二,田野。我们在他的书写中与那广袤的“田野”迎面相逢。田野。对于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精品的产生十分关键。田野的投入,决定你的视野。心入、情入的第一步,就是身入。检验一部报告文学作品的质量首先看的是脚力与眼力。脚力、眼力也才能带动脑力、笔力。深入之心,真诚之为,是成就一部好作品的关键。在这一点,徐剑非常明确,他有著名的“三不写”理论,“走不到的地方不写,看不到的地方不写,听不到的地方不写。”这决定了他的书写必须是第一手材料,书写者也必须是“在场者”。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他的第一个故事,写然奇,而由然奇的讲述,又奔赴110多公里去找然奇的第二个妻子安措,那一路的颠簸与惊险,在泥石落下的悬崖边行走,他都没有放弃,到了然奇原来的村子却正是挖虫草季节,没有见到安措,但是他抵达了那里,他心安了,千辛万苦也是值得的。有了这种劲头,又有什么样的青稞取不到呢?

    第三,新人。故事中最打动人心的还是人物,人民不是概念,不是符号,是一个个生动鲜活、血肉丰满的人,他们有向往,有梦想,有烦恼,这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人,是徐剑的《金青稞》要写的,他要通过这片高原上的最小的“细胞”,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再到一个村庄,直至19个脱贫县,反映精准扶贫的国家行为与国家战略,反映整个时代大的变化,反映人的崭新生活与精神面貌。

    对于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而言,也有一个“精准”问题。是否将这一个“精准”落实到了要写的每一个人,是与“在场”同样重要的,同时也是决定作品能否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而切实解决把政治概念简单化转换为艺术口号的问题的关键。从人民出发,与人民对话,只有“功课”做得足,作品才能真实反映这个时代并受到人民的真心喜爱。徐剑关注新人尤其是那些学成归来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他的笔墨精准地找到了他们,书写了他们,这些雪域高原上的未来建设者们,使他的文字散发出了不一样的韵致和光芒。

    第四,神韵。现实书写中尽显雪域高原和高原人的文化之美,传统之美,是这部书给予我们的另一启示。《金青稞》的书写是有细节、有温度的。之所以能够做到于此,原因在它不仅写出了时代巨变的“骨骼框架”,现实生活丰富的“毛细血管”,它还写出了西藏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气质神韵”。无论是《格萨尔王传》的传唱人,还是唐卡的传承画师,我们从中感受到西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特质与美感。

    好故事必须有好的讲法与之匹配,好的讲法才能传达出好故事的精髓。如何讲好发生在今天中国的乡村巨变故事,是对当代作家的一个巨大考验。在纪录小康的创作中,优秀作品不仅能让读者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更能让读得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与精髓。时代的火热生活、人民的不懈奋斗、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向着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新征程,都在呼唤着当代作家以如椽巨笔去描绘去创造出与伟大时代相匹配的新的史诗作品,中国作家在中国坚实的大地上书写的文学,不仅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而且也必将成为一代作家在新时代文学史上留下的一道美妙而壮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只恒文

一个作家和他的第二十一次进藏的收获
站在了不起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出彩
怎样写不可能出现的情节
铁凝、王安忆、迟子建为什么是独特的
《你好,李焕英》:爱与亲情关系的反思
纳米比亚的剪影(散文)(上)
超级快递(科幻小说)
恩养(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