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3月0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跟着《红楼梦》学写作

动词妙用的乐趣(二)

王雄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3月09日   06 版)

    3.动词连用

    动词连用,就是连续运用多个动词,一层一层推进,动态地描述和展示事物形态。

    第二十五回,凤姐遭遇马道婆的魔法。“正没个主见,只见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要杀人。”

    一连三个“见”、三个“杀”,层层递进,恐怖不已。

    第四十一回,刘姥姥进大观园,鸳鸯让他辨认杯子的木头。刘姥姥说:“我们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困了枕着他睡,乏了靠着他坐,荒年间饿了还吃他,眼睛里天天见他,耳朵里天天听他,口儿里天天讲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认得的。”

    睡、坐、吃、见、听、讲,这一连串的动词,一层一层推进,把乡下人的生活,特别是乡下人与树木的依赖关系,描绘得有声有色。

    第三十三回,贾政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一连三个“拿”字,把贾政气急败坏的神情充分表达出来。

    接下来写道:“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了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一个“踢”字,一个“夺”字,一个“盖”字,又是三个动词,联动传神。踢,表示愤怒已极;夺,表示急不可耐;盖,表示力度很大。特别是“盖”字,很适合形容打板子,因为板子面积很宽。再说,铺天盖地之感,多有声势啊。

    4.动词活用

    这里说的动词活用,是指不改变动词的词性,只是打破某些动词的常规用法,往往一个字,就可以写活一个细节、一个情节。

    第四十七回,柳湘莲痛打薛蟠。“薛蟠先还要挣挫起来,又被湘莲用脚尖点了两点,仍旧跌倒,口内说道:‘原是两家情愿,你不依,只好说,为什么哄出来打我?’”

    这里用“点了两点”,是一个充满动感的细节。柳湘莲行走江湖,有一身好武艺。而薛蟠就是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花花公子。柳湘莲暴打薛蟠,也就使了两三分力气。依柳湘莲看来,用脚踢薛蟠,也就是点了点,而薛蟠却是鬼哭狼叫的。一个动词“点”,写活一个细节,妙不可言。

    第五十七回,紫鹃吓唬宝玉,说林姑娘要回苏州,让宝玉发起呆病来。“贾母一见了紫鹃,眼内出火,骂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

    一个“出火”,动宾词组,把贾母对紫鹃的愤怒和对宝玉的心疼,刻画得入骨三分。“眼内出火”是很传神的细节。

    紧接着,“一时宝玉又一眼看见了十锦格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便指着乱叫说:‘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贾母忙命拿下来。袭人忙拿下来,宝玉伸手要,袭人递过,宝玉便掖在被中,笑道:‘可去不成了!’”

    一个“掖”字,把宝玉的孩子气、呆病,表达得活灵活现。“掖”就是塞进去的意思。试想一下,如果换一个动词“塞”,改为“塞在被中”,这种场景的动感、灵性就差了很多。同样是动词,词的选择也是很有学问的。

    第一二○回,雪地里的宝玉飘然而去。贾政叹道:“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哄在这里既是动词,也作形容词。宝玉的一生都在哄人,他一直在欺骗贾母。

    特邀编辑:董学仁

怎样写不可能出现的情节
动词妙用的乐趣(二)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