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3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好时节(随笔)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 秦雅洁(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3月30日   07 版)

    小时候总不知道怎样回答一个问题: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呢?

    书本上常说,一条长江横贯中国,北岸是辽阔的北方,南岸是绰约的南国。但是我的家乡合肥既没有大江大河的穿流,也没有一望无垠的平原,连哺育安徽的淮河,也绕过了我生长的家乡,紧邻着合肥的只有一片小小的巢湖。

    所以,很小就学会江淮地区这个名词的我,常常回答:我是江淮地区的人呀。合肥没有河流的串联,巢湖就是自己对于江与湖最初的认知与记忆,它好似一块素绢,有一抹自然风韵。

    巢湖四周,夏天树林荫翳,荷菱映水天。冬天的巢湖,湖岛透微寒。地处江淮之间,冬天巢湖仍不结冰,依旧澎湃,湖水勇敢地扑向着堤坝,腾起、滞空、再落下。空气中混合着鱼蟹的气息,充盈人们的肺部。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所独有的咸鲜鱼虾味,是巢湖的嗅觉密码。

    在原有的青石板路上,人们重新规划,新建出滨湖大道。上大学后,家乡只剩下了冬与夏。放暑假时常会抽空和高中同学一起漫步环湖大道,依稀可看见似乎快要消失的景象:头发挽成低圆发髻的八旬奶奶,左手抱着满满一屉银鱼干,右手手掌处绕着细棉线,这根棉线连着食指与大拇指捏着的一根粗银针。一个人坐在老木门槛前穿鱼干,遇见相识的老人,便抬起头笑着聊两句、问个好,再低下头去。穿好一条,手掌便向内翻一次,缠绕在掌上的棉线就少一圈。动作缓慢却认真,仿佛要把这些记忆用棉线串联,封存在味道里,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老奶奶左手为保持竹屉平衡而不断变换位置,带动左腕上的两根细玉镯相互碰撞,叮铃当啷的声响远远传来,像是巢湖中鱼儿尾巴拍打湖面的水波声响,也像孩童模仿大人哄睡时所唱的童谣。人与景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的清丽图景,一切都祥和而又安宁。

    认识巢湖的人不多,记住的更不多,出了安徽,她也便没什么“名气”了。但她仍旧静静地卧在这里,到了放鱼苗的时节,便洒下希望;到了捕鱼的时节,便享受喜悦;到了捞虾捉蟹的时节,便背起竹篓;到了迎接远客的时节,便好好招待;到了休渔的时节,便修梭补网;到了落雪的时节,便好好盘算这一年的收成。

    在巢湖提供丰沃的自然环境下,这里的人们加速开发与发展,为美景欢呼与惊叹的同时,也容易本能地将视野凌驾于自然之上。欣赏美景,仿佛变成了自然供人类欣赏、对人类俯首称臣的状态。我们以往更多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林语堂曾说,大自然本身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修理”人类狂妄自大的毛病。人类生来被安置于适当的自然“尺寸”中劳作、生活,并须被安置在以大自然为背景的位置上。敬畏自然的思想,随着机械工业化的节奏,生活中步履匆忙的我们曾经忘却过。

    巢湖曾用一次次的绿藻爆发提醒我们,幸好如今我们也跟随它的步伐,将自己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不同于其他地区大江大河的流光溢彩与人文悠长,巢湖像一杯简单的白开水,但无色无味并不折了它的任何名声,纯净反而令久居城市的人们缓解了天然带有的一丝紧张,像一捧甘冽的泉水救了极度脱水的人的性命。简单朴素也权衡着这一地区自然与人的需要。

    湖水潺潺,湖面波光粼粼,小鱼和虾蟹无忧地随湖水荡漾。人之于自然,正如鱼蟹之于巢湖,委身其中,迎接自然赠予的好时节,驾一叶扁舟,在自然中缓缓奔流。人们总喜爱给不同地域的人们赋予一些性格特点,正如四川的辣妹子、山东人的吃苦耐劳、吴越人民的闲适温柔……但是在每一次这种特点鲜明的归纳中,都鲜少见到江淮地区的身影。也许这里的人们就是这样吧,南北两岸取折中,随着自然走,何处都是好时节。

    责任编辑:龚蓉梅

好时节(随笔)
寂寞向人语(随笔)
一八得八(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