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3月3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彭冬儿:儿童文学需要平静的心

丁凤蕾 本报记者 谢宛霏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3月30日   02 版)

    扫一扫,看视频

    彭冬儿,90后,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卡耐基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著有《发光体:让世界看见你》、“沃顿女孩小时候”系列《小个子“侠女”》《“小迷糊”大队长》和《“小名人”的烦恼》。

——————————

    写好一本书,阅历和想象力十分重要。在青年作家彭冬儿的理解中,生活是坚实的基础,而想象力就是坚实的翅膀。“生活的阅历积累就想阅读,积蓄足够的能量,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供给。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想象力让它跨越文化和国界。”彭冬儿认为,在儿童文学中,故事真实更能引起小朋友的共鸣。

    写作世家的文学种子

    彭冬儿的写作生涯并不算长,但出生在作家家庭的她从小就埋下了读书和写作的种子。

    “小时候,家里有个大书柜,快到天花板那么高,书柜最高的两层是硬装封面的书,后来妈妈认真地告诉我那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书。例如《静静的顿河》《老人与海》,我当时看着书名就会想象书里的内容。”彭冬儿回忆,那时的她会踩着小凳子,踮起脚,小心翼翼地去拿顶层的书。

    “书柜后面有一个空间,爸爸告诉我那是为我自己打造的‘密室’,小时候喜欢看魔法题材的书,就经常在那空间里想象各种故事。”彭冬儿说。长大后,彭冬儿才知道这原来是闲置的储物间,但“密室”里的回忆和想象植根在她心中。

    “一个孩子能爱上阅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馈赠。”是彭冬儿母亲曹文芳的理念。“母亲就是我的‘同桌’,”彭冬儿这样形容母女关系,“我们做了十几年‘同桌’,妈妈写东西,我就坐在旁边看书。”

    彭冬儿的文学之路,不仅有父母的影响,舅舅曹文轩也扮演着潜移默化的角色。作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是写作前辈。提及外甥女彭冬儿,曹文轩笑道:“我看着她长大,她看着我成长。”他认为彭冬儿走上写作之路,家风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爱讲故事,二是每个人要去学好自己的专业,有事业心。”在彭冬儿眼中,舅舅也一直是她的榜样,“有一年过年晚上凌晨十二点左右,我们这些晚辈孩子们都在玩乐的时候,舅舅一个人在读书写字。”

    对文学的热情与积累在高考中有了结果,彭冬儿取得了语文143分的成绩。但彭冬儿高考后却选择了一条与文学截然不同的路——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全家人都在做文学,自己就想去回避,想去打拼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是彭冬儿的“叛逆”。研究生进入美国卡耐基大学商学院,先后工作于纽约、洛杉矶,彭冬儿开辟了自己的道路。

    但异国求学难免孤独,金融工作节奏快、强度大。“那时哭着给妈妈打电话时,她会鼓励我去阅读、去写作,让自己平静下来。”彭冬儿说。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把他们的性格、形象提取出来,在写作中给予他们角色。阅读、观察、记录……彭冬儿在留学过程中重拾文学。

    受母亲的影响,彭冬儿也有记录的习惯。彭冬儿也有自己的素材本,“我很喜欢漂亮的本子,就收集很多,随时携带和记录。”另外,母亲也一直记录女儿童年和成长的趣事,在打电话时分享给她。

    彭冬儿处女作是青春文学,而第二部却转向了儿童文学。提及转型的契机,她直言,这源于一次参与录制少儿财商节目。

    “为了普及财商教育,在准备过程中就学习孩子的语气、思考他们的接受习惯。”在节目录制前后,彭冬儿与孩子的接触和互动增加。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她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读《淘气包尼古拉》的快乐。她也希望创造这样的人物,把尼古拉对自己的陪伴,传递下去。

    首先要写,要下笔,才能有更好的思路

    有了创作儿童文学的契机,彭冬儿就开始着手准备写作。“前期大概准备了一两个月,首先是整理素材,然后是语言上寻找儿童风格,最后是思维上的调整,把自己从雷厉风行转换到柔软的形象。”她回忆道。那时,彭冬儿连睡觉都想着写作的事。“我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去回忆往事,小时候的故事就像是幻灯片一样一张张出现。”彭冬儿说。

    好的儿童文学需要儿童性,关键在于儿童本位的书写。“刚开始是一口气读了二十多本儿童文学,周末抽出一两天来集中阅读。” 为了把视角置于儿童,彭冬儿也会联想到与生活中亲戚家小朋友的相处,拓宽角度。

    虽然“沃顿女孩小时候”的故事以时间为线索,对童年生活进行回溯与再加工,但写作灵感对彭冬儿而言并非信手拈来,而是在实践中获得的。“首先要写,要下笔,才能有更好的思路。”彭冬儿用创业者思想类比写作,好的产品不是想好了才去做,而是产生想法后就去执行。新鲜感的自然呈现是彭冬儿的创作理念,“我的故事大纲并不详细,纸青蛙和手表等具体细节不会列出来。”

    “沃顿女孩小时候”系列有三本,《小个子“侠女”》《“小迷糊”大队长》和《“小名人”的烦恼》,但彭冬儿在写书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能出三本、甚至是一个系列。“我是一个‘奔跑型’的作者,不会提前拟好所有的大纲。但会结合着商学的思维,强调写作过程中的效率。”她会确定好每周写作的时间,在“奔跑”中获得灵感,越写越兴奋。

    正如一个硬币有其正反面,作为“奔跑”型创作者,灵感会飞扬,也会有瓶颈期。“‘奔跑’中没有灵感的时候,会静下来转换思维,仔细思考、进行重置,充足了电之后也就有了新的灵感。”在重置过程中,彭冬儿也会给母亲打电话。“先放一放,看看有没有其他故事可以先写。”是母亲给她的建议。“有时候写着新故事,就找到了旧故事的灵感。”她笑着说。休息和重置是彭冬儿“奔跑”型创作的重要环节,在寻找新故事同时也会找到旧有故事的新灵感。

    鲜明的人物形象更重要

    “还记得有小读者告诉我,读到挤到了小卖部门口水桶里的故事,就是和她一样。”彭冬儿说,筹备这本书的时候就是“花了很多时间回忆往事,故事就像幻灯片一样一张张地在脑海里浮现,希望能把它们不加过度修饰地以孩子的眼光呈现。”

    在创作过程中,彭冬儿认为,人物比情节更重要:“我的小说是以生动的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故事,其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就更重要。尼古拉的形象一直根植在我心中,所以也想通过自己的故事,给小朋友们塑造一个这样的形象。”通过回忆经历过的人或物,思考着他们的衣着、脸型等,故事的主人公也就越来越鲜活。

    碎片化也是彭冬儿的写作风格。“故事碎片化处理一是因为儿童文学轻阅读的特点,二是过于华丽的辞藻并不适合孩子们,甚至会引起他们的阅读障碍。”彭冬儿对儿童文学的定位是快乐成长的陪伴,让孩子们从书中获得信心和勇气,找到自己的影子。

    彭冬儿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让孩子们在书中找到对生活的热情,释放天性,热爱生活,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她也希望打破家长对“学霸”的刻板印象,“学霸”并非事事都做得好。“书中的小学生女孩‘艾冬冬’聪明能干,多才多艺,但很多时候她也会迷迷糊糊,嘴很馋,话特别多,还非常的好奇、侠义。”彭冬儿认为要对孩子“有耐心,将来每个孩子都可以开辟出自己的天地”。

    当前国内儿童文学90后作家并不多。彭冬儿认为,原因可能是“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比较多,纯粹静下心来写作的人并不多,并且城市长大的环境与农村生活相比,也缺乏丰富的故事”。

    从童年的陪伴到少年的选择再到青年的重拾,“文学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快乐的陪伴”是彭冬儿对于文学的定义。她认为,写作和阅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陪伴,是心灵获得平静的过程。阅读让人拥有与不同时代、不同地点交流的机会,即使生活遭遇坎坷,也是一笔人生财富,因为它不仅可以通过写作转化为作品,对自己有所交代,也可以启示他人。

    彭冬儿希望用文学的快乐一直陪伴自己,也希望将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人。谈及儿童文学,她最难忘的是澳大利亚女作家伊莎贝尔·卡洛迪的话,“如果孩子们正在阅读你的书,你也就成了他们成长的一部分。”尼古拉陪伴着彭冬儿的成长,而她也希望将这份陪伴传递下去,把自己童年的故事分享给当今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获得轻阅读感和力量。

勒克莱齐奥的中国“心”
彭冬儿:儿童文学需要平静的心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