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值春分,庄稼人这时已经开始穿梭在田垄间,弯腰低头把秧苗种下,偶尔也直起腰来歇歇,盘算着今年的收成,便觉得辛苦都不算什么。
值此之际,《中国青年作家报》迎来出刊第100期。我不禁感慨,逝者如斯,不经意间,已经陪伴她走过了100期。如同那年复一年点染于绿野中播种的农人,《中国青年作家报》也重新开始了耕耘。与往年不同,这次在耕耘之前,《中国青年作家报》选择短暂地驻足回望了一下。借由这个契机,我也重新回望了我与《中国青年作家报》的缘分。
最初的最初,我还记得第一次投稿,是《中国青年作家报》在情人节期间征集有关爱情的诗歌。那时候我上大一,满怀文学理想,一腔热血地创作,却在一次次退稿中心灰意冷。这一次征稿让我动心,直接把稿件发在群里就可以,简单方便。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发了两首。没过几天就收到消息,收到稿件被录用的信息。看见自己的文字印成铅字那一刻,我的心里升腾起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害怕失败、不敢尝试的人。曾经,那些投出去再无声响的作品让我一度怀疑自己,而现在,一首小诗的刊登让我重新相信了自己,我开始创作,我的热血重新在心头滚烫。
随后陆陆续续又投了几篇,也发表了一些。记得有次在群里谈论着自己看过的网络小说,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作为资深小说迷,我也加入了讨论。讨论完,编辑老师向我约稿,希望我写一篇有关网络文学的文章,那是我第一次被约稿。说实在的,《中国青年作家报》的编辑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编辑的喜欢与期望,到现在仍然支持着我前行。
从春分开始,我们慢慢向夏至走去,这一路上,春光正好,白昼渐长,希望能与《中国青年作家报》一起再次出发。我仿佛已经看见春天农人种下的秧苗,在秋风吹拂下正涌动着金色的波浪………
上饶师范学院学生 余湘(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