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与樱说(随笔)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 倪天佶(25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4月20日   07 版)

    学校的樱花盛开有一段日子了,只是上海一直淅淅沥沥下着雨,心中牵挂着论文的写作,便没有来得及好好观赏校园里的樱花。今天早起一看,天虽还是阴蒙蒙的,倒也不下雨了,想着正值清明假期,也该给自己放一天假,最起码要在校园里走一走,也算是踏青了。

    校园里的樱花本就繁多,去年修葺了樱花大道,新栽了一些树种,樱花逐渐成为华师大的“标记”与“代名词”,连哈罗华师专属校园单车上,都印了一朵樱花。校园里樱花品种很多,光我认识的,就有吉野樱、大岛樱、关山樱等,这里,就把它们统称为樱花吧,毕竟,即使我们不能像植物学家说出很多“所以然”来,也不妨碍我们欣赏它的美。

    从东门走进校园,穿过梧桐大道,走到十字路口,右手边是正在维修的夏雨厅,再往北是著名的樱花大道,栈道延展至校医院,有数百米长。道路的左边是一大片樱林,和两栋教学楼遥相呼应,再往南有紫色油菜花、水杉、梧桐树等。教学楼的墙壁是酡红色的,与樱花颜色甚是般配,樱花品种不同、盛开时间早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在花期全盛之时,远远看着,是一大片明晃晃的白,似霜似雪,明媚又轻快,风一吹,就是一场樱花雨。

    到了清明,早期和中期的樱花已经落得不少,花瓣儿柔软地盖在石板路上、水泥地上、大理石上,路已不是路了,而是一片粉白色的海洋。枝丫上还有残存的花朵,或缺了瓣儿、或蔫蔫地快枯萎了,我凑近看了看,发现樱花其实不是纯白色,瓣儿的根部是淡淡的粉色,花茎是洋红色,这些需要凑近了看,才能看出细微色彩变化。很多事情远远看着,心里对它只有大概的印象,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自己原本的推测并不准确。在樱花全盛时期,树下拥挤着好多年轻可爱的孩子,成群结队,爽朗的笑声穿透过整片樱花园。而现在,愿意驻足停留欣赏这残花的,大概只有我了。倘若樱树有灵,没有了少年们的陪伴,会不会稍感落寞呢?

    我们学校大概是极爱樱花的,三月初,樱花树只冒出了一点绿芽,学校就张罗着推出各式樱花周边,有樱花团子、樱花蛋糕、樱花饼干等等。这些我都吃过,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就是由原来的青色团子变成粉红色的团子,馅儿都是一样的。如果樱花团子像寻常菜品一样,每个食堂都有,一年四季都可见,倒也不觉得珍贵,就是限时限量,才能凸显出其特别来,人就是这样的,对于已有的东西习惯性的漠视,得不到的却总能勾着心神。

    樱花也好,团子也好,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罢了,只是,它们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里出现,才显得尤为珍贵和特别。想到我已经研二了,樱花团子只剩下明年最后一次吃的机会,樱花也只能再看一年,心里有些伤感。就算以后街上再看到卖粉红色的樱花团子,那也不是华师大的樱花团子,就算日后以校友的身份回归华师的校园,心境终究不同。人生有多少悠闲的时光,能够让我们停下来细数枝头花骨朵的数量、观察每一片叶子的生长呢?到了明年3月,学校又开始张罗着推出各式樱花周边,樱花团子还是那个粉嫩的团子,只是那时买樱花团子的人,已经不是今年的那群人,他们像樱花瓣一样飘啊飘啊,散到满世界去了。

    樱花树会久久的长在这里,甚至比我的生命更长,从我研一开始它就在这里,看着我成长,最后也会目送我离开,目送着一代又一代人离开。我曾有幸无忧无虑踱步在校园里,观察每一片花瓣的颜色,但最终也会猝不及防地跌进外面的世界。我不愿留下“当时只道是寻常”的遗憾,我想努力记下眼前的每一帧景象,把烂漫色彩印在心上。

    樱花树下是流转不息的少年,我们把青春埋进黄昏,热闹的人群终要散场,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也只能尽力做到不留遗憾吧。

    责任编辑:龚蓉梅

红了枇杷,旧了回忆(随笔)
与樱说(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