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初心,引领,传承,决定了未来的路能走多远

只恒文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5月25日   16 版)

    5月18日,“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揭晓,张烨、耿占春、焦典分别摘取2020年度诗人奖、年度诗歌评论家奖、年度大学生诗人奖——这一评选结果,引发诗歌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一评选活动,也触发我们想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三位获奖者,年龄跨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

    来自上海的女诗人张烨,1965年起步写诗,迄今已有56个年头了。在漫长而写满沧桑的岁月里,张烨一直在不断反思、修炼自己,“应当纯粹写诗,淡泊名利,处变不惊。”这是“70后”张烨的诗歌态度。

    耿占春1957年1月出生于河南柘城,19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诗学、叙事学研究、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耿占春把读诗视为个人思想灵感的源泉,激活感受力与理解力的途径,让语言处在某种开端状态和语义生成状态的方法。在耿占春看来,“诗让人们保持思想、感知和语言的活力。诗歌不只是诗歌批评家的专业,而理应成为当代人文思想的一种共享资源。”——这是耿占春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和美学追求。

    焦典是位95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在读研究生,是2019年第十二届“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的营员。“与诗坛前辈相比,我深感惭愧。唯有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自勉,愈加努力,以回报《星星》,也回报诗歌给予我的荣光。

    《星星》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稍显孤独的写作道路上的亮光与指引。它照亮了我,它也一定会照亮所有对诗歌真诚、热情、勇敢的热爱者。”这是一位“新青年”的“诗与远方”。

    纯粹,活力,真诚——表达了三位不同年龄段获奖者的心声和态度,虽然他们的年龄跨度长达50岁,生活经历各异,但他们的作品和评论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着鲜明的时代印痕,浓郁的生活气息,深邃的思辨哲理,日常的伦理温情。他们在诗的世界架设与远方宽阔的桥梁,让诗歌给人以成长的力量,生命的价值,焕发其应有的活力和魅力。从这个角度,也足可以显示“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主办者和评选者的眼光和高明之处。

    由《星星》诗刊社、成都文理学院主办的星星年度诗歌奖评选活动,迄今已步入第15个年头。15年来,《星星》诗刊以其诗歌现场视野,奖掖了一大批笔耕不辍、安静写作的,有境界、有担当、有潜力、有探索精神的诗人、诗歌评论家和大学生诗人。“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逐渐成为中国诗坛的知名品牌,成为国内专业诗歌奖项的一道独特风景。十余年来,主办者始终保持初心,携手致力于为中国诗坛培养生力军输送新鲜血液。如成都文理学院董事长刘学民所说,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的评选,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传承文化育人精髓等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初心,引领,传承——决定了未来的路能走多远。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表示将继续提供平台,加大发现、推介力度,让最好的诗人、最好的诗评家、最具活力的校园诗人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荣耀。

猫导演:把家国和爱的精神融入剧本杀
初心,引领,传承,决定了未来的路能走多远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